把驻点村当做家乡,把乡亲们看做父母兄弟,倾心尽力助发展。这是自治区住建厅驻天峨县六排镇都隆村第一书记薛伟俊最朴实的想法,也是他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2年3月,35岁的薛伟俊从南宁来到都隆村,担任都隆村第一书记职务。都隆村距天峨县城有20公里,辖7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然而,由于各种原因,223户人家1008人,贫困人口就占了483人。生产生活条件都还比较落后。
为解决行路难、村容村貌差等制约当地发展的实际问题,经过半个多月挨家挨户实地了解调研,薛伟俊及时向后盾单位汇报情况,争取帮扶支持。同时,还想方设法争取项目,联系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扶贫工作,共筹集资金1200多万元,先后实施村委办公楼、教育项目、群众房屋外立面改造、危房改造、道路硬化、饮水工程、水利设施等扶贫项目。
把驻村当家乡,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解难题,为村里办实事,这是薛伟俊工作的出发点。在都隆村,薛伟俊每天都是马不停蹄地在农户家或田间地头奔走,与群众共谋发展,了解项目进展情况。30多岁的村民索仕斌以前在村里无事可做,靠不时外出帮别人打工赚钱养家。薛伟俊到任后,多次到家找他谈心,鼓励他找准路子发展产业增加经济收入。通过一番考察,并结合本地实际,索仕斌决定发展桑蚕喂养。如今,索仕斌桑蚕发展已有一定规模,第一轮卖蚕丝,收入就达到将近1万元。
经过一番努力,都隆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要使群众增加经济收入,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必须发展产业作为支撑。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今年6月,薛俊伟和村委班子结合实际,重新规划了都龙村发展思路,决定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以打造都隆村成广西特色生态(农业)名村为目标,重点培育百香果为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增量提质。首先是引进北海市果香园果汁有限公司参与投资,支持百香果产业发展,形成“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合开发经营模式,百香果种植面积增加到1000亩,为提高生产力,薛伟俊又争取到225万元资金,实施了高效节水喷灌项目,使百香果亩产量提高到500公斤。同时,还抓好林下土鸡养殖1万羽,发动群众种植烟叶、种桑养蚕等,并投资50万元建设一座标准养猪场。
如今的都龙村,平整的水泥路连接到村里家家户户、每一幢新楼房顶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新的村委办公楼建设即将竣工、百香果园里成群的土鸡在刨土啄食……完全是一派现代化新农村景象。
新闻推荐
去年以来,天峨县积极争取资金,先后投入1058.48万元,对5座病险山塘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以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八腊水库、八号水库除险...
天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