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炼
见习记者
龙招江)“网箱养鱼就像我们的‘活存折\’,手头紧的时候,卖几条鱼就可以解决问题。”天峨县下老乡豪明村党支书王少邦拥有70多亩面积的网箱养鱼,去年售鱼1万多公斤,收入15万余元。像王少邦这样的库区移民,在该县不胜枚举。今年首季,该县库区群众人均收入1903元。
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天峨县形成了21.3万亩的大型库区水面,涉及8个乡镇38个行政村近3万人。为发展库区经济,该县整合部门资金,结合各移民安置点实际,鼓励和扶持移民大力发展库区特色产业,把库区养鱼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引导库区群众发展拦河养鱼和网箱养鱼,促进移民增收。该县鸿安生态休闲渔业合作社共有16户人家,连片养殖网箱鱼面积近500亩,主要饲养生态鱼种。去年10月,光是大头鱼一项,合作社就卖出5万多公斤,收入100余万元。据统计,该县所有库区行政村,建成网箱养鱼3.6万个,年鱼产量1.4万吨,产值1.08亿元。
围绕库区转,盯着产业干。该县严格按照移民后扶政策,积极引导移民群众因地制宜,开发林果经济和林下经济,大写生态产业文章。“我们这里主要种珍珠李和油桃,我自己就种了20多亩,一年收入3万元以上。”吴志刚是天峨县纳昔移民屯率先种果致富的移民,在他的带领下,全屯果林面积超过300亩。目前,该县库区村屯种植珍珠李1.8万亩、油茶9605亩、松树6331亩,实施生态循环庭院经济项目1058户。
在该县移民点王建能家,记者像走进了立体养殖场:一楼养竹鼠,楼上养鸽子,楼顶养乌鸡,乌鸡房顶还有菜台……“过去在老家,路不通,一年收入最多三四千元;现在虽然没有田地,但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去年我家收入2.5万元,比过去收入多多了。”王建能说。
为使库区“流金淌银”,该县结合新农村建设,依托龙滩库区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等优势,大力鼓励和支持民间能人参与投资开发,致力打造“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据初步统计,近3年来,该县投入龙滩库区移民民生项目达4.5亿元。
新闻推荐
天峨讯
“年初雨水少,先种一轮烟叶,再种水稻,一块田一年有两次收成,收入是原来的几倍。”天峨县更新乡加里村烟叶种植大户李勇祥对“烟稻轮作”助农增...
天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