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讯
连续60多天的高温酷暑,致天峨县3万人受灾,农作物受旱面积2800亩,核桃、烟叶、杉木等经济作物受旱面积4万多亩,1.18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3月起,天峨县委、县政府发出动员令,集中全县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农业生产一线,全面吹响抗旱救灾“集结号”。
天峨县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在全县开展“万名党员战旱魔,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组建“党员抗旱先锋队”117个、“抗旱专业服务工作队”28个、“青年抗旱突击队”86个和“抗旱宣传小分队”30个,“沉下”重灾区开展救助工作。
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移民联系点和新农村联系点,指导帮助灾区群众解难题。抗旱救灾以来,共发放爱心联系卡2万多张,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78对,机关党员同灾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分别结成帮扶对子1000对、2550对,采取“一帮一”、“多帮一”
定向、定人的帮护形式,筑牢抗旱救灾“新防线”。
基层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和新农村指导员2000多人冲锋在抗旱一线,自发组建救灾队伍,带领和组织群众调水、护水、寻水。全县实行县领导联系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县直部门包屯(移民点)、乡干部包屯、村组干部包户的“五包”工作责任制,实现有旱情就有党员,哪里旱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党员干部就战斗在哪里。
截至目前,该县共有6000多名党员干部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其中,县农机局已为灾区送去农机具148台,维修农机具113台;县交通局、农机局、烟草局抢修、维修烟区通村路和机耕路120多公里;县人武部组织200多名应急民兵与消防大队官兵送水50多次;财政、民政部门为旱区农民送去抗旱资金和救灾粮、抗旱油价值150多万元;县气象局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3次,共发射火箭弹14枚,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损失。
(黄元松
周慧僚)
新闻推荐
变捕为养 水淹地变“聚宝盆”——龙滩库区移民王永战带领群众养鱼致富 本报记者 冯敏桂 通讯员 班华俭 文/图
图为王永战喜滋滋地从网箱里捞出几条大鱼。
穿过雄伟的布柳河大桥,在一片清澈碧绿的水面上,放置着若干个网箱,网箱里,一群群大头鱼、鲤鱼欢快地游来游去,不...
天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