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干新的鸡场一角。
在群山连绵,油茶树、灌木树翠绿葱郁的拉曾屯,有一个6000多平方米的林下养鸡场,在浓绿的油茶树、灌木树林里,一只只土鸡自得其乐,它们有的在“闲庭信步”,有的站在枝头“引颈高歌”,有的在低头觅食……随着主人“咕咕咕”地叫了几声,4000多只土鸡飞似的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这便是天峨县坡结乡拉曾村林下土鸡养殖示范户韦干新场里一幅生态养鸡图。
韦干新今年49岁,壮族,中共党员,天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坡结乡拉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民兵营长。几年来,为发展本村的产业,促进村民增收,他绞尽了脑汁。2011年,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村山多地广,油茶林、灌木树丰富的资源优势,创办油茶、灌木+养鸡林下立体养殖场,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韦干新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已是两届了,从任村委副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民兵营长也有十几年了,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怎样才能让选民和村民增加收入,改变这个偏远小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他最头疼的事。几经考察,他发现村庄周围油茶树、灌木树林资源丰富,利用林地发展林下养鸡,一方面鸡粪可以做油茶树林的肥料,为树木提供有机肥,同时鸡可啄食害虫,既促进林木生长,又可降低饲养成本;另一方面树木又为林鸡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养出来的鸡免疫力强,营养价值高。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在油茶树和灌木树林下养殖土鸡。于是,韦干新开始不分昼夜地钻研林下养鸡技术,从书刊、杂志上学习,利用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等,认真学习畜禽繁育体系和无公害畜禽标准化饲养技术,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向乡畜牧站的技术员请教。同时,积极参加乡人大组织代表外出学习考察林下养殖和乡党委、政府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林下养殖活动,加强与养殖老板的交流和沟通,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先进的林下养鸡管理方法。
在了解掌握一整套科学的林下养鸡管理方法后,2011年12月,韦干新就开始创办拉曾村林下土鸡养殖示范场,第一批养殖9000多羽。由于韦干新学到了一定的技术,他刚开始养殖时就有章可循,再加上有乡里畜牧兽医站技术员的指导和帮助,每个环节都安排得恰到好处,他的“鸡倌”生活平稳起步了。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他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的投入。平时就让鸡在油茶林和灌木林里自己觅食天然青草、昆虫,早晚两次再辅以玉米、稻谷等杂粮喂养,而鸡粪留在油茶林里,增加了林地肥力,形成了良性循环生态体系。这种饲养方式最大限度保证了产品的天然品质,真正实现了“纯生态、纯绿色”。经过6个月辛苦劳动和悉心照料,他第一批饲养的9000多羽土鸡成活率在97%以上,并且长势喜人。
“当时,我还愁销路呢!没想到,我的第一批鸡一出栏便卖完了,主要销往我们县的鸡贩子和县城各酒店。每只鸡获纯利在20元以上,第一批鸡共获纯利16万多元。到目前为止,肉鸡出栏已达15000羽,现在还存栏3000多羽,一年养鸡可净赚30万。”笔者在向韦干新了解情况时,他喜滋滋地介绍。由于林下鸡吃起来肉质韧、鸡皮脆、味道鲜,无激素、无药物残留、符合人们追求的绿色健康消费要求,现饲养的生态土鸡销路更广了。
致富不忘村民,韦干新创办的林下立体养鸡场在坡结乡树立了榜样,成为天峨县11个规模在年出栏10000只以上的林下养鸡示范点之一,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当地的许多村民纷纷向他学习取经,外地的一些群众也远道而来向他讨教技术,他时刻把“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真富”挂在心上,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养鸡技术传授给他们。在他的帮助下,拉曾村现已有12户发展林下养鸡业(规模均在1000只以上),还有50多户村民也在跃跃欲试。2013年,全村预计出栏肉鸡3万羽,产值将达250万元。他联合本村几名养殖户,成立了拉曾村林下立体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为养鸡户提供优良鸡苗、技术培训、联系销售等服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
现在,韦干新在拉曾村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林下养殖能手,成为坡结乡甚至全县发展林下养殖业的典范,他为推动全乡的林下养殖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了农村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韦干新,正用他开拓进取、学无止境的精神,在农村积极践行着一位人大代表、村委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和带动本村村民发展经济走向致富路。
新闻推荐
一大早,悠闲地走进门前的菜园,捡石子、扯杂草、清理垃圾、梳理被风吹落下来的丝瓜藤蔓……这样的生活,天峨县八达移民点75岁的移民岑正刚老人已经坚持了6年...
天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