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县岜暮乡新洞村是个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石山区。然而,就在这么一个到处是石头的山旮旯里,在岜暮乡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新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民兵营长苏昌元的带领下,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508元。
1997年,苏昌元高中毕业后在乡里开一家裁缝店。由于村里缺少支书,上级组织部门找到苏昌元谈话,希望他担任村支书。当时新洞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有限的土地资源制约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村民基本上没什么经济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去村里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而开裁缝店既不得罪人,收入又高。连续几天,为“小家”还是为“大家”,这个问题不停地在他脑海出现,考虑再三,他认为一个人生活好不算好,全村人生活好了才算好,最终他选择了到村里担任村干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村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洞村属大石山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9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屯,110户人家,600多口人,自然条件恶劣,农作物产量很低,人均口粮不足150公斤,大部分村民口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面对这一困难局面,苏昌元积极组织村干、组干及党员,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他认为目前新洞村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两件事情,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发展本村特色产业。只有这样,村民用粮用钱才不用向政府打报告,群众生活才会得到根本转变。
如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这个问题自苏昌元当村干部以来一直在思考。但村里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发展什么产业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经过多次到其他先进村实地考察和到农业、林业等部门了解,他发现新洞村适合种植核桃、杜仲、岩桂、漆树等。于是,他积极带领群众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尝试种植核桃、杜仲、岩桂、漆树等,第4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00多元。尝到甜头的他,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胆提出大面积种植核桃、杜仲、岩桂、漆树。有些村民提出没有技术,到时候亏本怎么办?面对群众的质疑,他表态,技术我们可以向其他村学习,也可以向县农业、林业等部门请教,而且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没有启动资金,政府还帮我们担保向银行贷款。如果我们不去做,那我们的生活只能停滞不前,只能以“等、靠、要”的方式过日子,这种日子大家应该不想再过了吧?经过他耐心分析,最后,村民一致同意他的观点。目前,该村共种植核桃300多亩、杜仲、岩桂800多亩、漆树600多亩,群众收入得到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差、缺粮、看病难、饮水难等民生问题,一直是新洞村首要问题。为了尽快解决村里这些难题,苏昌元多次到县里反映情况,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该村争取到桂西项目建村级卫生室一个,村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兴建了150多座容量9000多立方米的水柜,有效解决了村里饮水和部分土改田用水难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用2年时间砌墙保土300多亩,修建屯级道路5条,11.5公里,全部解决村民口粮严重短缺和村民们行路难的问题。
面对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有利机遇,为了改变新洞村的村容村貌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年现39岁的苏昌元,团结带领村组干部积极为新洞村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新闻推荐
天峨讯
“现在我们村地干净了,蚊虫少了,臭气没了,空气新鲜了,几条水渠也发挥了作用,这都得益于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更得益于新农村建设挂点后援单位天峨...
天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