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源,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什里村党支部书记,天峨县十五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努力做好代表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群众致富的“桥梁纽带”。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黄碧源在日常生活中心系群众,多方面接触和走访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多渠道收集群众信息,反映群众的意见。
什里村是龙滩库区移民搬迁村屯,在龙滩电站建设中,22个村民小组就有12个村民小组土地受淹,受淹耕地面积4000多亩。受此影响,目前全村实际仅有水田392.2亩、旱地180.01亩。如何带领群众致富,是黄碧源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0年,黄碧源投资120万元在县城开办了一家福林木业加工企业,优先安排本村10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员工每月收入达1600多元。
该村特困户龙文一家,上有患精神病的父亲,下有正在上学的儿子,由于妻子多病,全家靠他一人支撑。黄碧源得知这一情况后,动员龙文到他的木材加工厂做工,进厂第一个月,龙文就领到了1600元的工资。
2012年,黄碧源带领群众到江浙一带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学习技能。回来后,在有关单位的帮扶下,该村利用大面积栓皮栎林的资源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浙江客商到什里村相里屯、纳坳屯投资350万元发展50多亩灵芝种植产业。2013年,预计产值达410多万元。灵芝种植业同时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了相里、纳坳等3个屯100多人的就业问题。村民在本地就业,在兼顾家庭的其他农活的同时也解决了困扰农村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难题。相里屯、纳坳屯的群众开始纷纷效仿,并通过技术人员种植一点,队长种植一点,经济能人种植一点的“三个一点”的模式,不断壮大灵芝种植。与此同时,村民看到了栓皮栎等林木带来的巨大效益,更加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效促进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黄碧源的努力下,什里村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作为一名县级人大代表,黄碧源致富不忘乡亲,创办企业吸收本地农民就业,是群众致富的“桥梁纽带”。
新闻推荐
战争年代,这里上演过一幕幕“妻送郎、母送子、父子争相上前线”的感人故事;和平时期,这里每一寸土地上都谱写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鱼水新篇章。
&nb...
天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