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林郁婷
通讯员
冉光利
毛志敏)“过去我们这里石漠化严重,干旱、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我们想改善生态环境,却缺乏资金和技术。如今国家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不但环境变好了,而且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近日,正在天峨县八腊瑶族乡八腊村龙滩沟参加植被恢复的村民易继卿笑着说。
近年来,天峨县积极探索“生态恢复、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兼顾、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通过造林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生态公益补偿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植树造林,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该县在植被覆盖较少、裸岩较多、石漠化程度较高的石山区,种植松类、乔灌、针阔等防护林,并强化管护,确保其成活率;在地质条件一般的岩地,发展生态型核桃经济林产业;在人口密集、岩地相对集中的石漠化区域内,对村寨进行综合治理,着重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因地制宜推广“猪-沼-果”、“猪-沼-粮”、“猪-沼-菜”等模式,有效缓解当地农民行路难、用水难、排污难、发展难的问题。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山区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2008年以来,该县投入701万元用于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新增森林植被4.7万亩、草地植被1.7万亩,新增森林蓄水量6.5万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量3.6万吨。该县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5.53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2.13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7.2%以上。
新闻推荐
粤籍独臂老板誓做河池收菜一哥本报记者 冯敏桂 通讯员 欧后珍 文/图
张亚勇在菜地查看四季豆生长情况。
连日来,天峨县六排镇纳州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一片忙碌,菜农们忙着采摘地里的青瓜、四季豆到收购点销售。在收购点熙...
天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