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峨县核桃办工作人员登门到“核桃队长”田兴鸿的家选购核桃种。当天,工作人员以每粒6毛钱收购其家一万粒饱满的米核桃。
“这就是爷爷奶奶的‘定情树\’结出来的‘金娃娃\’,今年赚了6000元呢!”右手手指粘上唾沫、点数着一张张百元大钞,田兴鸿眼睛眯成一条线。
被当地人称为“核桃队长”的田兴鸿是天峨县八腊乡麻洞村向家坪屯人,因他带头并率领群众种植核桃而得“核桃队长”的名号。
“我家这蔸核桃树已有61年的树龄,听我爹讲是爷爷奶奶恋爱时偷偷在屋前种下的‘定情树\’,现在变成我家‘摇钱树\’啦!每年平均产果150多公斤,儿女上学钱靠它,买农药化肥钱也靠它!”52岁的田兴鸿一脸沧桑,在回忆其家种植核桃的经历时,他的语气和神态都显得很平静。
麻洞村向家坪屯,坐落在天峨县与凤山县的交界处,有12户68口人,该屯90%以上土地为山石地,土地贫瘠,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然而这里却十分适合核桃树的生长,向家坪的核桃种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种植核桃树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因为核桃树见效慢,加上管理繁琐,并不怎么“招人待见”,当地群众热衷于种植见效快、护理简单的杉木树。
“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如何能让贫穷的向家坪人吃饱饭,穿暖衣,过上好日子,成了摆在党员、村民小组长田兴鸿眼前的一道难题。
2001年,天峨县党委、政府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毛竹种植。可性格倔强的田兴鸿就认准向家坪石山地里还是更符合种植核桃这个理。
当年4月的一个夜晚。田兴鸿召集本屯群众代表到家里探讨向家坪的
“前途大计”。
“现在全县都动员种竹子,咱们周围的几个村也在搞。大伙说说吧,咱们搞什么?怎么搞?”老田开了个头。
“山石地里肯定种不出好庄稼,领导喊种竹子就种竹子啊。”有人接上了话茬。
“我看可以在满山的核桃树上好好动脑子,其他地方种地打粮,咱们种核桃可能是条路子哦。”田兴鸿出了个点子,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我看行,这核桃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就这样荒废了对不起祖宗。”“种核桃行不行啊?核桃能当饭吃?”……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拿不定主意。“我看就按兴鸿说的先试试看吧。”大伙达成共识。
然而说归说,多数群众还持观望态度,对种植核桃底气不足。
为说服群众,田兴鸿拿出自家核桃树做种子,在县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自己培育了100多株核桃直生苗并散种于自家房前屋后和塘抱、油家坡等承包地。由于管护到位,所种的核桃成活率高,从2011年开始陆续结果,当年就有4000多元的收入。
次年起,田兴鸿种植的核桃引来广东、云南、玉林容县等区内外老板的订单收购,产品供不应求,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田兴鸿自育核桃苗种植成功的消息传出后,当地群众对种植核桃可以致富才深信不疑。
于是,种植核桃的序幕在向家坪拉开……
截至2013年底,仅有12户68人的向家坪共种有核桃树130亩,户均种有核桃树10多亩,近年来,多数农户核桃年收入在万元以上。原来贫瘠的山石地变成了“聚宝盆”,小核桃里滚出了“金蛋蛋”。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近日,天峨县实验小学隆重举办第二届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当天的体育竞赛活...
天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