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玉米地,大群野猕猴,三下五落二,村民汗白流”。近日,天峨县岜暮乡新洞村村民报料诉苦,一群猕猴不请自来,在村里的山头安营扎寨,时常下山偷玉米吃大餐。因为野猕猴是保护动物,村民不敢“轻举妄动”,但又心疼受损的粮食,二者之间不知如何兼顾。
7月17日,记者来到天峨县大山深处的龙塔、新洞村,群山环抱的村庄,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脚下的玉米地里,玉米棒子一个比一个饱满。来到被猴子糟蹋过的玉米地,场面可谓触目惊心,形同人为破坏。“这些都是被猴子糟蹋过的。今年猴子特别多,一来就是两三群,每群七八十只左右,连吃带摘后,留下一片狼藉。”新洞村党支部书记苏昌元如是说。
村民姚胜田说,今年出现在山头的猴子比前两年多得多,至少有两三百只。猴群分为三群,每一群各自“占山为王”,出现在岜暮乡的新洞、龙塔、公昌等村屯,经常下山来偷吃村民的玉米。
在村民龙光周家的玉米地,玉米棒子被猴子啃食得所剩无几,有的只剩半截玉米棒子留在玉米梗上,有的则被摘下扔满地。
苏昌元说,今年6月下旬以来,新洞、龙塔两个村已有80多户村民的100多亩玉米地受到猴子危害。目前,受灾最严重的是龙塔村龙塔屯村民姚胜田,3亩多玉米被猴子吃光了。
2012年起,村民开始发现,每年秋季猴子下山偷玉米,但没想到,今年猴子来得这么早,吃得这么多。“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玉米,如今还未成熟,就被猴子摘下或瓣开玉米苞,一旦发现玉米没成熟就随地乱丢……”看着被猴子糟蹋得不成样子的玉米地,姚胜田显得有几分心疼。
村民们反映,为了驱赶猴子,他们也想了许多土办法,放鞭炮、敲锣、扎草人、做围栏、轮流值班,最初能见效,但日子久了,这些“猴精们”不但不害怕,还反过来用石子之类的东西掷向村民,“人猴游击战”常常令村民们啼笑皆非。结果,都是百般无奈。
既然多年遭受猴群“会餐”,为什么还要种呢,这不白白浪费种子、化肥和人工吗?苏昌元给出了答案,这个季节猴子总会下山的,如果近处没有粮食,它就会去远处找,找不到粮食,它们就走远,我们就看不见猴子了。每年都种,猴子吃剩下才是我们自己的。
猴子肆无忌惮,却又安然无恙。一方面得益于村民法律观念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天峨县政府每年从县财政预算划拨20多万元,作为猴子“闯祸”的买单费,这笔费用既保护了野生动物,又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近年来,天峨县大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毛竹工程、生态公益林管理、退耕还林工程、沼气池建设、龙滩库区植被恢复等生态工程项目建设,采取措施加大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86%,跃居全区第一。
“良好的生态资源,招来大批境外猴群和野生动物迁徙到天峨安家落户。”该县林业局林政办副站长索彬阳风趣地说。据调查,近年来,天峨县境内的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保持上升趋势。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猴群破坏庄稼农作物的现象不仅仅是岜暮乡,该县六排、八腊、向阳等乡镇村屯的农作物也频遭猴群“会餐”,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天峨县被猴子损毁的农作物面积达1200多亩。
随着猴群糟蹋农作物现象频繁发生,为了减少农民的损失,天峨县高度重视,及时深入村屯一线,进行调查核实,落实制定相应措施,根据农民实际受损情况,按照制定的标准230元/亩给予补贴。去年,该县已划拨26万余元作为农民农作物受损发放补贴。
新闻推荐
学生在认真看书。
天峨讯
近日,天峨县岜暮乡新洞村的小学生在当地农家书屋津津有味地阅读课外书籍。在暑假里,当城镇的中小学生纷纷选择到外地修学...
天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