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袁学龙)各中小学校开学已近一个月,而天峨县岜暮乡芭蕉洞屯村民贺应照还在为孩子没有户口,学校无法接收而发愁。有网友在河池论坛反映此事,立即引起天峨县公安局的重视,并派出民警实地调查走访,为贺应照的三个孩子解决上户口问题。
近日,记者随天峨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岜暮派出所3位民警,来到贺应照的家中调查走访。他家是一个破旧的吊脚木楼,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家徒四壁,屋顶还有一个大窟窿。屋里用木板简易地搭成两张床,每张床上有一张破草席、一件破旧的薄被褥。屋中摆放有锅子、五六副碗筷、几张破旧的凳子。一个电热水壶及一把充电的电筒就是家里仅有的“家用电器”。
贺应照搬来凳子招呼我们坐下,自己则坐在一根木头上,两个小孩站在他身旁,用手死死地抓住大人的衣服,怯生生地看着来客。
“家里没有钱,我们到乡里面去一次也不容易,所以一直没给孩子上户口。”贺应照说,自己没有文化,不懂户口管理规定,也没想过要给孩子上户口,直到孩子上学时,才懂得户口的重要性。“大儿子在岜暮中心校读小学,前几天学校来通知,再不办理户口手续,就无法继续上学了。”贺应照说,这学期,他还叫亲戚带二儿子去上学前班,但因为没有户口,学校没有办法接收。孩子回来后,父子俩只能抱头痛哭。
据了解,贺应照一家仅有2亩旱地种植玉米,再无其他经济作物和可利用荒山。而妻子右手残疾,还患有癫痫,时常发作;膝下育有三个男孩,一家人的负担全部落在贺应照身上。
贺应照说,他也曾想过搞种植,可家里的地少,连自己吃都不够;想过搞养殖,可既无技术也无资金;也曾想过外出打工,可妻子生病,儿子尚小……平时的生活开支,只能靠自己编竹背篓出售来填补。每个背篓能卖25元钱,一天最多能编好一两个。前几年,还能勉强维持度日。但是,现在用背篓的人越来越少,一个月下来,也最多能卖出3至5个,有的时候一个月都卖不出一个。卖背篓的收入顶多能买些油盐。
在了解相关情况之后,天峨县公安局民警立即着手帮助贺应照的三个小孩申报户口,并录入相关户籍信息。9月23日,辖区民警致电记者称,贺应照小孩的“黑户”身份已经取消了。
新闻推荐
天峨讯
9月29日,以“广西天峨美”为主题的天峨县旅游宣传片在“新华联播网”南宁新机场LED大屏上滚动播出,向来往游客展示天峨的城市风貌、人文历史...
天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