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索邦国与他的菌种场。
创业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已属不易,对于一个右手残疾的单身男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天峨县右手残疾的索邦国凭着顽强的毅力,成功实现致富梦想。
石场碎石绞断右手
近日,有网友在河池论坛发帖,讲述索邦国奋发图强创业的精神,引起网友热议,网友认为索邦国值得尊敬,其精神是值得弘扬的正能量。近日,记者专程采访这位身残志坚的男子汉。
现年48岁的索邦国,是天峨县邦国食用菌种植场老板。见到索邦国时,他正在自己的食用菌种场里忙碌着。
出生在六排镇城东社区纳腮屯的索邦国,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上学,而是到县城附近打工。1988年,24岁的索邦国娶了邻村的女子为妻,当年儿子降临,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然好景不长,1989年6月的一天,索邦国正在石场操作碎石机,本想尽快把石块碎完,回家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但因操作失误,右手绞进机子的转盘,一股剧痛顿时让其丧失意识。直到在手术台上醒来,他才发现自己没有了右手,被认定为三级残疾。
一个多月住院治疗后,索邦国回到家里,什么都不能做,更不能下地干活,也帮不上妻子的忙,心里十分痛苦。受尽旁人的冷嘲热讽,更使他心里受到沉重打击。
“1995年,妻子为家庭开支问题和我大吵了一架,并弃儿离家出走。”索邦国回忆,妻子出走时,说他是一个“没用”人,跟着他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索邦国说,他曾经埋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也想为此离开这个世界。然而,妻子的这句话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活下去,并活出个人样来!
历经磨难勇往直前
“我还有一只手,怎能让人看不起呢?” 索邦国说。2001年,龙滩水电站开工上马,给当地农民带来机遇。当时,大量的施工人员进场,每天需要很多的蔬菜。于是,他除了要照顾好小孩,还要学种各种蔬菜。索邦国说,那段日子,他学会左手犁田,一只手能碎土整土。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数九寒冬,他坚持不懈。
为保证菜质量,他从不摘取蔬菜过夜,每天上市的蔬菜都是天还没亮时,才下地摘取。再将菜挑到市场叫卖,他的菜也因为新鲜,卖得最好。
“种菜卖菜所吃的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每天都得贪黑起早。”索邦国说,每个月辛苦下来,可挣到800元的菜钱。这一干就是8年,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卖菜”爸爸。
顽强打拼实现富裕生活
正因索邦国身上这股“身残志坚”的精神,2001年,另外一位女人走进他的生活。
索邦国现任妻子唐小林很纯朴地说,索邦国的坚强、乐观感染了她,所以嫁给了他。唐小林说,自己也是离过婚的女人,还带着两个孩子,我们重新组合一个新的家庭。“两人相互间更加懂得珍惜。”唐小林说。
唐小林每天除了帮助爱人担菜到市场上叫卖外,还在一家木材加工厂工作,每月这个家庭收入可达3000元。但是,随着双方孩子的成长,日常开支却越来越大,家庭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2007年,经人介绍,唐小林来到一家菌种场打工。在这里,她用心记下每天在菌种场里学到的菌种培育技术,回到家详细地讲给索邦国听。
就这样,索邦国认真了解、学习爱人带回来的“致富信息”,并买来原料,开始试验菌种培育,并获得成功。从此,夫妻俩创办食用菌种场,并干得顺风顺水。
2009年,索邦国培育出的食用菌有香菇、木耳、凤尾菇等,深受县内外批发商及市民青睐。2011年,索邦国食用菌纯收入达8万元。
2013年,他们生产的食用菌年产量达10多万斤,年收入30多万元。如今,索邦国的“天峨县邦国食用菌种植场”,还荣获河池市微型企业“创业之星”称号。
新闻推荐
近日,天峨县公安局采取不打招呼、紧急拉动的方式开展应急处突演练,检验各单位各警种快速反应能力。在演练现场,纪检督察部门对参战单位携带武器、装备情况...
天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