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天峨新闻 > 正文

千方百计谋发展 豪情满怀谱新篇——天峨县八腊瑶族乡成立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本报见习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莫荣科 韦 宁 王周梅

来源:河池日报 2014-11-26 17:00   https://www.yybnet.net/

 

核心提示:

八腊瑶族乡1912年划归凤山县。1935年随老鹏乡划归天峨县。八腊瑶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天峨县中南部,与东兰县、凤山县交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9公里,距龙滩水电站坝址9公里,天凤四级柏油路穿境而过。

 

全乡行政区域面积326.4平方公里,辖村民委员会9个,村民小组292个,总人口22534人,其中瑶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5%左右。

八腊瑶族乡海拔692米至1355米,平均海拔700米。全年日照总数13331小时,年平均气温19.7℃,年降雨量1078.6毫米,无霜期344天,全年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沛,无霜期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4%。境内适宜于水稻、玉米、薯类、油菜、烤烟、桃、李子等作物的生长,并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

八腊瑶族乡人杰地灵,著名作家——东西(田代琳)是土生土长的八腊人;他创作的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改编的电影《天上恋人》,就在八腊瑶族乡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悬崖上凌空而建的村庄拍摄,该影片在东京国际电影节参展获最佳艺术贡献奖。

该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位居宜州刘三姐故乡——南丹白裤瑶——天峨龙滩电站——仙人桥——乐业大石围天坑旅游主干线上,《天上恋人》拍摄景区、“三大水果第一村”、“最美乡村汉尧屯”等景区,吸引了众多县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该乡民族风情浓厚,居住在这里的瑶族群众性格豪放直爽,男人爱吹唢呐,女人则爱唱山歌。逢年过节和举行婚礼、新居落成庆典等仪式,都有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演奏唢呐等场面,热闹非凡。汉族群众则以他们擅长制作的美味佳肴来接待亲朋好友,油茶泡米花、水酒、腊肉等均令人难忘。

该乡成立30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严密构思发展框架,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实现了瑶族乡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黄金时期。2014年全乡农业总产值预计达1.24亿元,比2004年增长7421万元,年均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52元,

 

比2004年增长2649元,年均增长10%。

调优产业结构

 

壮大经济实力

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特色农业是一个重要渠道。多年来,该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提高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实现新跨越。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2004年以来,八腊瑶族乡大力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围绕县委提出的“一城、两县、三乡、四基地”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三特三错”特色农业,即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错季生产、错峰上市、错位发展,全乡生态农业逐步走上了品牌化、规模化、优质化发展道路。目前,该乡拥有龙滩珍珠李、油桃、秋蜜桃等优质水果2.78万亩,杉木、松木、毛竹等用材林5.74万亩,核桃、油茶等经济林4.95万亩,生态淡水养殖面积0.3万亩,六画山鸡年饲养量12万羽,食用菌200万棒,铁皮石斛、葛根、灵芝等名贵药材1万亩,林下养殖土鸡3万只、香猪5000头、养羊20000只。该乡是被誉为“李族皇后”之称的龙滩珍珠李和六画山鸡的发源地,是中国著名的“山鸡之乡”和广西著名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2014年,该乡“三特”水果实现产值3100万元,其中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52家,10万元以上农户34家,20万元以上农户18家。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1060元,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化建设。深入推进“两个百万、十个一万”生态农业示范工程,以五福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张家坨等12个屯,大力发展种植珍珠李,打造“万亩珍珠李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全乡种植龙滩珍珠李2.26万亩。创建的“天峨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覆盖面积5000亩,特色产业亩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目前,全乡共建成

 

“万亩龙滩珍珠李示范基地”、“万亩核桃套种龙滩珍珠李示范基地”2个县级万亩示范基地和9个千亩示范基地,发展了27个专业合作社、51个家庭标准农场。

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化战略。进一步提升八腊龙滩珍珠李知名度,深化龙滩珍珠李种植技术、深加工、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成功举办了八腊龙滩珍珠李节,产品远销区内外,深受广大客商青睐。由于成效显著,该乡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五福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乡益民果蔬合作社被评为2013年度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龙滩珍珠李和六画山鸡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地理标志并登记保护,龙滩珍珠李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另外,抓好生态旅游业规划和布局,围绕生态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打造《天上恋人》景区、“三大水果第一村”、“最美乡村汉尧屯”等农村休闲旅游景区、景点,使旅游业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另一增长点。

抢抓机遇促发展

乡村旧貌换新颜

十月,金秋送爽。记者在八腊瑶族乡甘洞村八号屯看到,村子里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家家户户用上了现代化电器,男女老少和谐相处,好一幅农村美景展现眼前。

八号屯70岁的房大伯感慨地对记者说:“我做梦都不敢想,如今会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会有自来水喝,而且水泥路还通到了家门口。我们的农村不比城市差啊,感谢党和政府!”

多年来,该乡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配合县直相关部门做好本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该乡狠抓开发扶贫攻坚工作,通过争取财政、发改、扶贫、“一事一议”等惠农项目,共投入资金4300多万元,修建村屯道路24条16.9公里;实施了3个村4处水源工程,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改造危房2111户,极大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今年,该乡又紧紧抓住开发扶贫“整乡推进”试点工作这一大好机遇,以建乡30周年活动为契机,紧扣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主题,集全县力量,整合部门资金,共投入资金6300多万元,实施了集镇街道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和道路修缮、污水沟整治、垃圾清理、乡政府公共租赁房、乡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及八腊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等30个乡庆具体项目工程,实现了集镇地旧貌换新颜。据统计,该乡实施开发扶贫“整乡推进”试点项目达41个,覆盖9村292屯,受益2.26万人。2014年至2015年,计划落实资金2.65亿元,其中,2014年实施44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1亿元。目前,项目工程有序推进中。

如今,集镇道路硬化、房屋立面改造,绿化、亮化工作已经完成。通村水泥路竣工1条,通屯道路竣工7条,完成屯内道路硬化4条,涉及6个村的土地整治项目已经投入资金1538万元,完成工程量的75%。同时,不断完善产业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长岗岭水果基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入资金34.56万元。实施产业道路建设项目6个,已完工3个,完成80%,投入资金112万元。全乡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20户以上自然屯通屯级道路率达95%以上,部分屯实现屯级道路硬化。其他新农村点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2013年,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该乡把清洁乡村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乡上下团结一心,全民动员、全员动手,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筑垃圾处理、废旧塑料收集、村庄绿化亮化、《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等集中行动,全乡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居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有效地推动该乡城镇化建设步伐。

统筹协调发展

社会事业进步

30年来,该乡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先后通过义教工程、危改项目、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希望工程和各类教育捐助项目,全乡各学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乡现有在校学生2425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100%。

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足额发放退耕还林、公益林资金。城乡低保健康运行,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为民解困取得新成绩。全面落实新农合、新农保等惠农政策,近年来,新农合年参合率达98.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91.25%以上,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全乡9个村卫生室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全乡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优生优育进一步落实,符合政策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建乡30年来,全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文化广场1个,落实“农家书屋”

 

9个,为9个村兴建农民健身场地。通讯行业从无到有,户户通广播电视达4950多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

同时,综治、信访、禁毒、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30年来,全乡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坚决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了社会环境。建立了乡、村、组三级维稳预防体系,结合“六大员”工作机制,大力开展积案化解和“三大纠纷”调处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30年来,该乡始终把树好党风、抓好政风、带好民风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基层党的阵地建设,提高全乡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乡党委、政府整体合力得到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精神焕发,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面向未来科学规划

推动瑶乡跨越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0年,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一个乡镇来说,30年的改革开放,却是一段拼搏、奋进、跨越的变迁史。

成绩已属过去。当前,该乡正以建乡30周年为契机,对八腊瑶族乡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乡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普及惠民工程,促进城镇建设上水平,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远大目标。

“借助30周年大庆活动,办成和谐乡庆、特色乡庆、节俭乡庆,以乡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以乡庆推动民族乡和谐发展。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力度,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和好事做好,全面展示党的民族政策的无比优越性,推动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上新台阶。”乡党委书记甘实超如是说。

在谈及如何发展支柱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时,该乡乡长蓝天山表示,该乡将继续狠抓惠民项目建设,着力发展珍珠李、核桃等特色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助推经济快速增长。今后10年,力争全乡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10%以上。

30年耕耘、30年拼搏,八腊瑶族乡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瑶乡将以30年乡庆为契机,继续带领全乡各族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断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天峨狠抓重点党报党刊征订工作

天峨讯

 

连日来,天峨县层层部署,广泛动员,明确责任,全力抓好党报党刊发行征订工作,确保《人民日报》、《河池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行征订稳中有升,努力扩大...

天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千方百计谋发展 豪情满怀谱新篇——天峨县八腊瑶族乡成立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本报见习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莫荣科 韦 宁 王周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