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蒋宽
通讯员
李炎光)
2月12日上午,深冬的红水河畔寒气袭人,天峨龙滩水电站却热火朝天,十几台挖掘机、钩机正在大坝右岸挖掘作业,旁边排成“一”字长龙的载重卡车正将一车车的土方送下大坝……这是龙滩水电站500吨级升船机工程项目正式开始建设的一幕,标志着红水河彻底通航迈出实质性一步。
龙滩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上游的广西天峨县境内,自2007年建成正式发电至今,已累计发送电量870多亿度。同时,龙滩水电站还在防洪、压咸补淡等综合效益上发挥巨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龙滩水电站建成后,抬高红水河龙滩坝址上游水位,淹没200多处险滩,形成库容162亿立方米的巨大水库,使库区干流以上250公里范围内形成深水“黄金水道”,极大改善了红水河航道条件,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红水河一直迟迟未能通航。
然而,随着2014年5月红水河东兰弄堂作业区正式开港,东兰——来宾航线实现通航,龙滩大坝成为红水河“通江达海”的最大瓶颈,也牵动着各方的心。
经过黔、桂两省(区)的长期共同努力,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总工期约72个月,总投资达26亿元的龙滩水电站500吨级升船机工程项目。
龙滩水力发电厂厂长张强介绍,该升船机及通航建筑物布置在龙滩大坝右岸,采用二级垂直升船机,规划最大过坝船只500吨级,通航坝段总宽88米,全长1800米,最大提升高度179米,采用二级全平衡重垂直升船机。
龙滩升船机建成后,将实现红水河全面通航,与西江黄金水道相连后,上可达云南,下直达广州,红水河因此成为连通滇、黔、桂、粤四省(区)通江达海的黄金航道,为我国西南地区物资、资源外运开辟新通道,相当于又修造了一条南昆铁路。
“一旦实现通航,仅一吨煤,至少可以节省40元。”开工当天,已经在红水河从事货运14年的宜州籍船主莫仁良激动万分。莫仁良告诉记者,由于龙滩大坝阻碍,上下的物资、资源均要在大坝前装卸,装车走旱路40多公里才能再转船运,一旦升船机建成,不仅省时省事,还能减少成本损耗、减少污染,将是多方受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张锐锐
通讯员
胡敬斌)
天峨县三堡乡甲板村的李某,夜晚上山打猎,误把坡结乡龙茶村上山设陷阱抓野猪的韦氏两兄弟当...
天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