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
种桑养蚕已有10多年的宜州市刘三姐乡孟山屯韦顶雪,在去年桑蚕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坚持种桑养蚕,今年喜获丰收:耕种14亩桑园,养蚕9批次,收入9万多元。宜州市有近10万户农民像韦顶雪一家一样,对种桑养蚕业,情有独钟。今年,该市农民种植桑园25.5万亩,生产鲜茧将近4万吨,收入8亿多元,农民养蚕人均收入2000元。
作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的宜州市,种桑养蚕是该市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去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鲜茧价格曾经跌落到每公斤10元,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部分农民对桑园弃管弃养。针对这种情况,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宣传“十七大支农闹春耕”活动,派出16个支农工作队深入农村,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促膝谈心,分析全球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指出经济运行情况有低迷期必定有高潮期,桑蚕回升的行情肯定会到来,鼓励农民坚持种桑养蚕,不能放弃多年来的增收途径。
同时,该市开展养蚕技术培训,普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突出抓好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邀请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及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等专家、教授到该市现场技术指导和授课,提高蚕农防治桑蚕病虫害危害的能力。今年,该市共举办桑蚕技术培训班297期,培训蚕农5万多人次,农民种桑养蚕水平普遍提高。
此外,该市还通过开通科技网络终端站点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信息,为群众提供养蚕知识和市场信息,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桑树优良品种桂桑优62号、桂桑优12号等推广率达95%以上;家蚕优良品种桂蚕1号、桂蚕2号等推广使用率达100%;推广方格蔟新技术上蔟比例达100%;小蚕共育率达80%以上;大棚养蚕、省力化养蚕等新技术普及推广应用,解决了蚕房紧张、劳力不足、功效低等问题。同时,该市还认真整顿蚕种和蚕茧市场秩序,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提高产业整体质量。
(韦祖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月21日上午,河池市2010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启动仪式在宜州市德胜镇举行。此次“三下乡”活动有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科技...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