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
每到傍晚农闲时,宜州市刘三姐乡洛漏村孟山屯的农民群众就不约而同地来到屯文化室,在这里,1000多册各类书籍成了“抢手货”。这是宜州农民利用农闲“啃书本”长知识的一个缩影。在宜州城区,华灯初上,在市民文化公园、刘三姐喷泉广场、城南广场等地,成群结队的市民或尽情起舞,或尽情放歌……
近年来,宜州市高度重视城乡文化建设,通过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城乡文化设施,有效提升了城乡文化工作整体水平。目前全市有14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以上;先后完成了165个行政村文化室和86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农家书屋涉农藏书近20万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受益群众13.4万人,综合覆盖率达96%。近年来,城区文化硬件基础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村民自治展示中心、市民文化公园等建成,宜州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为老百姓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
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文化惠农创造良好硬件基础。截至目前,一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篮球场、戏台等有的已经竣工,有的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惠及同德乡六桥村、刘三姐乡流河社区、怀远镇北斗村、洛西镇祥北村、石别镇拉并村、屏南乡肯山村等。
利用各种节假日,大力开展文艺下乡活动,给农民群众带去丰富的精神食粮。今年以来,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弘扬主旋律送戏下乡文艺巡回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果暨民俗民间文艺展演送戏下乡”、“全市知名企业创品牌创效益企业文化送戏下乡”等主题文艺演出,共71场次。
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文艺周周演”民间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舞蹈、小品、彩调、山歌等形式,并挖掘推出具民族特色的掷桐子标、捞鱼乐等民俗娱乐活动,全方位诠释宜州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广场文艺周周演”活动已经在城区上演50多场次。
举办节庆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9月23日—10月12日成功举办了“广西宜州第二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节会历时20多天,举行了文艺演出等活动。其中的盆景奇石根艺展,共展出盆景160盆、奇石400多方,吸引了各地群众前来观赏;首届“黄庭坚奖”全国书法大赛作品展共收到国内外近5000幅作品,对加快宜州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宜州彩调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9月24日,广西(宜州)彩调保护传承展示基地在刘三姐乡马山塘屯揭牌成立。将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弘扬彩调等地方剧种的工作,并以此为平台,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彩调精品剧目,让彩调等地方剧种发扬光大。
(周国勇)
新闻推荐
宜州投资与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前9月,完成固投43.99亿元,同比增长33.6%
本报讯
(记者
韦剑平
通讯员
韦克武)
今年以来,宜州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与项目建设始终保持强劲发展态势,1至9月,全市共完成全社...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