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龙招江 摄影报道) 近日,宜州市龙头乡田间地头,甘蔗种收“双抢”场面成了当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龙盘村庭狂屯幸寿凯一会儿跑去察看砍收甘蔗情况,一会儿又跑进新种蔗地忙碌。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至去年我已经种上30亩甘蔗,收获甘蔗210吨,今年我扩种了近3亩高产新台糖22号,预计今年纯收入达6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该乡及时落实优惠政策、党员干部带头、送科技到田间地头等措施提振广大蔗农信心,掀起发展“甜蜜事业”新热潮。龙头乡人口总数4.2万人,已有3.5万人变蔗农,7800户农户发展甘蔗种植。截至2月19日,龙头乡与农户签定甘蔗扩种协议4600亩,而该市下达全乡甘蔗种植任务为2300亩,眼下的种植进度排该市前列。今年,该乡甘蔗种植面积预计达2.7万亩,11/12榨季甘蔗砍运进厂达8.6万吨。
近年来,宜州市龙头乡继续实行“三送一补”(即送机耕补贴、送基肥农药补贴、送蔗种补贴,贷款利息补贴)等众多优惠政策,给蔗农吃下“定心丸”。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为承包种植户预支租金,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从品种上下功夫,引进高产蔗种,从原种新台糖16号改种新台糖22号,每亩均增产1至2吨不等。同时,高度重视技术配套跟踪服务,糖厂、乡镇党员干部紧密配合,及时搞好蔗种、化肥、地膜和消毒农药等农资调度,对购买和调进的农机进行统筹安排,加快机耕进度。利用现场指导、实地操作等培训,确保培训到户、技术到田,提高种蔗科技含量。
另外,博庆公司还加大资金投入,在村屯设立甘蔗收购点,在田间地头设定地磅,蔗农可自砍原料蔗卖给收购点,大大解决了请工难问题。几项措施的有效实行,大大增加了蔗农及承包户的种蔗信心。至今,发展甘蔗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户经济增收的支柱产业,仅此项人均年收入达2000元。
图为甘蔗砍收现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蒋宽) 2月2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关于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为党委、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