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近段时间以来,宜州区林业部门陆续开展古树名木挂牌工作,为古树名木订制了一套统一的“身份证”。这些“身份”信息包括编号、树名、树龄、所属科、拉丁学名、挂牌时间、监督单位以及保护等级等。每个保护牌上都设置了二维码,保护牌采用可调节的钢丝或铁线穿过牌孔悬挂于树木醒目位置,使市民群众可以通过识别保护牌上的二维码,详细了解和认识古树名木的价值,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近年来,宜州区按照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条例,扎实做好辖区内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截至目前,该区普查审定古树390株。其中:一级古树22株,二级古树40株,三级古树290株,准古树38株。涵盖了24个科、38个属、43个树种。树种株数排名广西前五位的古树名木有:黄葛榕104株,枫香树57株,榕树53株,樟树36株,朴树30株。目前,该区已有近200株古树顺利挂上“身份证”,剩余古树名木的挂牌保护工作将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
古树名木是国家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人文和自然财富。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绿化委会员关于印发<广西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技术细则(试行)的通知>》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准古树是指树龄在80年—100年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科研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右图为工作人员在登记古树信息。
韦克文韦立甫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2018年全市学生资助主题征文活动获奖名单揭晓,共有106篇征文作品获奖。本次主题征文活动,...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