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武占民)小李在曹县县城的巨鑫源公司PVC工业园上班。尽管上班的地点离家有20多公里,但她一点也不用为上下班发愁,因为公司的班车每天早晨接上门,晚上送到家。
在巨鑫源公司PVC工业园,记者看到,统一涂装的职工班车一溜排了六辆,它们每天穿行在周边五六个乡镇,负责接送员工上下班。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整个集团公司目前拥有PVC和食品两个工业园,共购置职工班车15辆。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班车仍然难以满足接送工人上下班的要求。目前,公司正考虑购置新的班车,并打算给离家较近的员工发交通补贴,动员他们自行解决交通问题。
“今年春节过后,我们就发现招工越来越难了!”据这位负责人介绍,针对招工难,公司推出了两项措施:一是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二是购置班车接送工人上下班。通过这两项措施,巨鑫源公司很快解决了招工难问题,芦笋加工工人达到1000多人,但是新增加的费用,显然是个不小的数字,压挤了企业正常的利润空间。
在曹县,购置班车接送农民工,巨鑫源是第一个,却不是惟一的一个。芦笋加工、板材加工、工艺品加工等,是曹县的传统产业。今年以来,这些产业无一例外遭遇招工难,骤升的劳动力成本令企业叫苦不迭。
在青菏办事处一家以出口条柳编为主的工艺品公司,记者遇到几位农民工在加薪被拒后向老板辞职。望着“卷铺盖走人”的员工,老板眼泪都快流了出来。从春节到现在,这家公司已经走了三拨员工。期间,工人的工资加了300多元,但仍然留不住工人。老板解释说:“我也想给他们再加工资,可是利润在哪里呀?企业现在已经基本上处于亏损的边缘。”
曹县庄寨、桃源集等乡镇是菏泽市传统的板材加工基地,几百家加工厂过去曾聚集了几万名外地农民工。但是,记者采访中发现,近些年,由于利润空间有限,没能力同步提升工资,很多外地农民工已经流散,企业面临越来越沉重的招工压力。
面对招工难,规模大的企业纷纷推出加薪、增加福利等措施,规模小的企业因其灵活,也能有效化解,最困难的则是那些不大不小的企业。而这些“不大不小”的企业正是产业的主体。劳动力成本提高、用工困难,直接影响了芦笋、板材、工艺品企业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不得不转产应对。
新闻推荐
...
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