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土资源局保发展保红线纪实
当前,菏泽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用地需求量巨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面对严峻的用地形势,市国土资源局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急,想方设法破解用地难题,多次跑部进省汇报协调,立足实际挖潜,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今年以来采取多种办法解决项目用地3.5万亩,在用地指标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保证了大项目落地,为菏泽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在保障发展中显现
围绕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市国土资源局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今年年初,在省政府还没有下达菏泽市用地计划指标前,及早着手调查摸底,优化调整用地指标,提前启动用地报批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立项,提高项目利用指标的核心竞争力,一部分“四新一海”(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直接占用省指标;全力以赴推进增减挂钩和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克服资金等困难,加快项目实施,严把质量关,申请尽快验收,全年共使用增减挂钩指标4340亩,置换指标9621亩;多措并举挖潜,采取嫁接、互换、收回、转产等方式强化整合,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2011年盘活各类存量土地9164亩,实现了由“眼睛向上争增量向眼睛向内盘存量”的转变。
如今的菏泽城,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马路向前延伸,一片片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城市新亮点、新景点不断涌现,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投入资金大部分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来。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土地储备工作,坚持走存量挖潜的路子,加快城中村、厂改造,全市实现土地收益56.5亿元,其中市区15亿元,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一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得到及时开工建设。
市国土资源局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日常监督管理,促使煤炭企业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提高回采率。加大投入,加快勘查步伐,曹县煤田等区域资源勘探步伐明显加快,曹县青岗集、定陶张湾勘查区在国家备案资源储量17.8亿吨,郓城高庄井田已到精查收尾,为明后年建矿提供了资源和地质保障,巨野煤田4对矿井今年产煤1200万吨。
服务,在保耕地红线中诠释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247.93万亩,基本农田面积1084万亩。菏泽市国土资源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完善了耕地保护指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市、县、乡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把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纳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切实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健全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用途管制、监督检查、占用审批和补充机制,设立永久保护标志,标明保护面积、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内容,精心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积极推进土地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认真研究制定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的意见》和《菏泽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问责制实施意见》,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体系。建立网格化土地监管体系,按照“市为主导、县区为主体、乡镇为基础”的原则,建立三级土地管理责任网络,对全市1.22万平方公里土地实行全境、全岗、全员、全程覆盖监管,分区监管、包干负责、责任到人到地块。严格落实动态巡查和报告责任制,建立权责明晰的考核体系,对违法用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做到“地动人知”。
服务,在创先争优中提升
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年等活动,建立健全快速、便捷、优质、高效的“直通车”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急事快办,特事特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条措施、一套办事人员,积极为项目争时间、抢进度。对所办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实行阳光操作。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行审批内容、审批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六公开”,让服务对象“少进一扇门,少花一些钱,少走一些路”。今年共收到群众锦旗8面,感谢信50封,在向社会各界发送的征求意见表中,总体评价满意度达98%。
记者臧耀红通讯员 袁登峰
新闻推荐
城镇化先行率先突破——访曹县县委书记王忠想 争做菏泽第二大城市
...
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