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了支持妻子出国留学,一身书生气的蔡安民从机关辞职创业,后来妻子回来和他一起打拼。如今,每天忙碌的蔡安民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夫妇创办了一个能让老人安享晚年的老年公寓。
YMG记者滕新书摄影报道
喜欢读书、学习,做事认真
“我当年毕业后曾想出国,但当年真要出去了,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这番事业。”昨天,山东华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安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祖籍菏泽曹县,1994年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的前身———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我学的是会计学专业,取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我从事企业审计工作,1998年5月被任命为评估部主任。1999年,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我们单位改制为会计师事务所,我做了主要合伙人。”蔡安民说,他生性腼腆,不善于交际,但喜欢读书、学习,做事认真。“我不是死读书,我是希望掌握一些最新的学科知识,每天还会通过电视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他说,在最初毕业的三年里,他就通过了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和注册税务师的考试,而对有些人来说,这三个证书可能终其一生一个都考不出来。
蔡安民的妻子王海平说:“我们都很努力上进,有三年我们家里的灯晚上都没灭过,往往是上半夜我学下半夜他学。我们甚至计划到国外留学。”
为支持妻子留学辞职创业
“因为当时经济条件不行,我们的计划是她出去留学———因为她的外语基础好,然后我再出去学习。”蔡安民告诉记者,2002年,他的妻子到了英国留学,他在国内赚钱。“当时留学费用挺高,我在单位收入也有限,就想先辞职创业,多挣点钱支持她。”就这样,2004年7月,蔡安民辞职创业,注册成立了山东华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从事审计业务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之前的注册会计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是评出来的,后来是考出来的,我们的员工一般两年就能考出来,全部持证上岗。”蔡安民说。
“我看他自己创业太辛苦,后来也从英国回来了,决定帮他一把,两人在国内一起创业,一起发展。”王海平告诉记者,蔡安民凡事总是以工作为重,她也理解。“儿子高考前,我在家里发烧,要去打吊瓶,儿子给他打电话,他说没空,让我自己去医院。”王海平说,结婚后两人一直跟她的父母住了二十多年,丈夫从来没有惹岳父岳母生气,从来没有因为给哪家东西多少而计较,这让她很欣慰。“我们兄弟姊妹几乎每周都要聚会一次,他跟我们的家人相处很好。”她说。正是因为两口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蔡安民才能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事业才能稳步发展。“我们公司有专门的质量监管委员会,把加强员工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企业长期战略任务加以落实。”蔡安民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为此被芝罘区人民法院、莱山区人民法院指定为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单位,被烟台市政府投资评审中心确定为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价指定服务单位,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其固定资产投资审定单位,被山东省财政厅选为山东省省级财政评审特聘机构。
夫妻办老年公寓关爱老人
随着事业的发展,蔡安民后来又创办了山东博莱仕资产评估师有限公司、山东华彬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以及烟台福盛老年公寓。“开办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出去找客户,到处求人,太累了;而创办老年公寓是为了帮助老人安度晚年,可以获得一种心理安慰。”王海平告诉记者,创办老年公寓的想法其实是源自她的奶奶。当年,她的奶奶身体不好,住在市区一家养老院,但护工对老人很不关心。“那一幕幕深深刺痛了我,从那时起,我就立志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办一个老年公寓,让入住的老人们享受到比儿女给予的还多的关爱和照料。”她说。“当年这块地方闲置多年,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朋友因为资金压力要出手,我们就接了过来。”蔡安民告诉记者,因为没有经验,他们开始装修时还被骗了,不得不另外找人重新装修。
2011年重阳节,福盛老年公寓开业了。最初,蔡安民和王海平都没有经验,开始都不知道到哪里找护工,后来是因为他们给护工的待遇不错,护工们之间相互交流,才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护工。“第一年过年时,我们以为老人们都会回家过年,就给护工都放了假,结果有十多个老人没回家,护工又都不在,我们最后只能招呼家里人和朋友来帮忙。”蔡安民说,那年大年初一,还有一位老人去世了,火葬场那天又不开门,他们只好把老人安顿在自己房间里。
义务收养“感动中国”老人
因为两人的善念,福盛老年公寓吸引了不少老人前去入住,蔡安民和王海平得知一些困难老人的情况后,也会尽量给予帮助———当初拾荒助学的招远老人刘盛兰无人照料,他们把老人接了过去。1922年出生的刘盛兰是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人,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当地一家企业做保管员。1995年,刘盛兰的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第二年,刘盛兰开始拾荒助学。在之后的十七年间,刘盛兰总计捐资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最多的时候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为此入选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2013年中秋节前后,王海平听说住院的刘盛兰没钱交费医院准备给他停药,立即驱车赶到医院送去5000元钱救急,并告诉老人出院后可以到他们这里来,他们义务照料他。当年10月5日,刘盛兰出院后,就住进了福盛老年公寓,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91岁的生日。
“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轻时受了苦遭了罪,到了老年就该享福了。”蔡安民告诉记者,他们老年公寓要求护工要让老人们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舒心,每天下午必须为不能自理的老人洗脚、洗屁股,不能让老人不舒服,不能让老年公寓里有异味。“为了让护工们用心照料老人,我们规定他们的父母来这里只收护理费和餐费,每月只要1000多元。”王海平告诉记者,正是这样贴心的服务,他们的老年公寓才会吸引那么多老人来入住,也吸引着不少志愿者三天两头来看望老人们。“虽然我们每天很累,但看到老人们一张张安详的面孔,听到老人们亲切地喊我们蔡院长、王院长,我们再苦再累心里也都舒畅了!”蔡安民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宋银生张增松记者臧宾)近日,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新增1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镇的通知,曹县...
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