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灼热烫人。近日,记者到成武县汶上集镇东孙庄村采访,虽值盛夏,但在冬暖式蔬菜大棚里仍看到菜农忙碌的景象。村支部李继来告诉记者:全村400多人、90多户人家,光冬暖式蔬菜大棚就有60多个,在往年这个时候,大棚黄瓜早就拔秧“空棚”了,可今年不同,大伙却还在“冬暖棚”里忙乎,因为我们的种植方法和方式变了。
钻进靠近路边的一座大棚,主人李运合正忙着给黄瓜浇水,去年9月底播种的黄瓜仍然绿色一片,藤蔓上挂满了瓜妞。李运合抚摸着瓜叶向记者介绍:“这是俺今年种植的新品种,叫‘新飞跃\’黄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势稳,生长期长,俺这个长120米的大棚从年前11月开始下瓜,已卖了4万多元,看现在的长势,能持续到7月底,少说也能再卖它2000元。”
在与李运合相邻的一座大棚里,记者又看到了另外一种情景,大棚上面的薄膜已全部揭去,浓绿茂密的豆角秧钻出了棚外,正在采摘豆角的中年妇女向记者讲起了她的种菜经。“前几年,俺一直是一年种一茬黄瓜,麦前拔秧后,大棚得闲它3个多月,从去年开始俺在黄瓜拔秧前一个月套上了豆角,一茬豆角又卖了三千多,今年看样还能赶上去年的好收成!”言语不多的中年妇女话语间充满了自信。
“呦!卖甜瓜去?”
“唉!今天去得有点晚了。”
在大棚区的油路上,记者碰上一位载满一摩托三轮车甜瓜的村民正往集上赶,与他打招呼的一位老汉向记者介绍说,卖甜瓜的叫王平安,他是在黄瓜棚里套种的甜瓜,虽然头一年种植没有经验,听说已卖了三千多,在村里像他这样套种甜瓜的有10多个大棚。
采访结束时,陪同采访的该镇纪委书记黄启永畅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科技,推动种植方式、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东孙庄村将‘冬暖棚\’延期种植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年,这个村光大棚菜一项就可人均增收3000多元。”
通讯员 孔令符 记者 武宪威
新闻推荐
...
成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