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祝文静)近日,家住成武县城区的刘女士遭遇了一次来自 “亲人”的电信诈骗,幸好与民警及时沟通,才避免了掉入陷阱。
9月25日一早,刘女士接到娘家嫂子发来的微信消息。刘女士娘家在菏泽城区,她嫁到成武已有数年,和哥嫂的联系虽说不多,感情却很深厚。“嫂子”和她寒暄了几句,就发来另一个微信号的名片,说自己原来的号不用了,加新的。刘女士没有怀疑,加上了新号码。“嫂子”说自己在韩国旅游刚结束,订了三张机票,马上就回国了,到时候给刘女士带几样礼物,不过自己的手机在国外受限制,还请刘女士给负责订票的机场负责人吴经理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刘女士打完电话回复“嫂子”,说吴经理已经将票订好,只差付款了。
过了几分钟,“嫂子”发来一张“账户处于外币饱和状态”的截图,请刘女士询问吴经理怎么回事。刘女士打完电话告知“嫂子”的银行账号出现问题。“嫂子”就拜托她先替自己支付三张机票的费用,等回国后就还。刘女士马上找老公拿钱。三张机票,几千块钱,刘女士的老公想起自己同事遭遇电信诈骗的事,就拨通了派出所民警的电话。
之后的事情可想而知。民警向二人一步步分析了骗子的手法。盗号——冒用身份和亲友联系——推荐自己的微信号,方便骗钱后提款——谎称出国骗取信任——请亲友打电话确认信息,间接佐证出国事实——账户有问题需要汇款。千变万化,最终是为了汇款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