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县东大医院急性脊髓炎病人家访记
10月11日上午10时许,单县东大医院儿科副主任王洪琰和医师李叶广来到了成武县苟村集镇后张口村,刚到村口就看到了正在等待的亮亮 (化名)和他的奶奶。10多岁的小男孩,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但在两个多月前……
事情还得从7月20日说起,亮亮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忽然感到颈部疼痛,也没过多在意,便和小朋友去镇上赶集。上午9时许,亮亮出现四肢无力,不能行走,急忙在当地医院治疗。但是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于晚上9点左右转入单县东大医院儿科,入院时左上肢仅能轻微动动手指,左下肢完全不能运动,感觉及痛觉丧失,右侧肢体仅能在床面上水平滑动,轻度呼吸困难,小便不能排出。病情危重,更可怕的是病因不能及时明确。儿科主任程军不顾一天门诊的劳累,闻讯匆匆赶来,亲自询问患儿病史、详细查体、亲自制定检查治疗方案。呼吸困难——吸痰、吸氧,尿潴留——导尿。越是危急重症患者,越需要大夫丰富的临床经验,外院颅脑磁共振排除颅脑病变后,程军主任果断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和 “急性脊髓炎”的可能性较大,积极予以大量激素、静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正是这关键的经验性治疗,阻止了患儿病情的进一步加重。为预防患儿出现因呼吸肌瘫痪而导致呼吸衰竭,程军主任通知ICU做好抢救准备,急诊绿色通道开启,儿科、ICU、检验、放射等多个科室共同协作,及时明确了患儿的病因为“急性脊髓炎”。
病因明确了,但治疗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需要家属、医生、护士精心协作。不管病号再多、再累,程军主任每天至少检查一遍孩子的病情变化;患儿不能自行翻身,护士每天按时翻身。在家长、医生、护士的默契配合,精心治疗、护理下,亮亮的病情渐渐好转。终于,他在别人的搀扶下能下床走动了,虽然有点摇摇晃晃,但是他的妈妈激动地跑到办公室,“大夫,俺孩子能下床走了,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尽心医治,俺家的孩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说着就已经泣不成声……
10月11日,王洪琰为他进行了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各项运动、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并对他的生活及后续治疗中的疑问进行了解答。离别时,亮亮坚持自己写下一段话:“在东大医院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很好,感谢医生治好了我的病!”
通讯员 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