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傅子栋 张安 记者王富刚
近日,走进单县记者看到,从“尚舜化工”到“湖西铸造”,从“舜亦新能源”到“宇泰光电”……单县新型工业化建设处处呈现的火热场面,让人振奋。单县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占新上和在建过亿元工业项目总投资的比重达到70%,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逐步成为工业主导产业。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71家,列全市各县区前列。
产业延伸:外引内扶
“箭欲远,弓须劲。”发展的支撑系于产业,产业的后劲系于项目。
眼睛向外,引进项目。今年初,单县组建了62个招商小分队,选择重点区域、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上半年,共举办6次集中签约活动,签约过亿元项目70个,计划总投资240亿元。举办总投资153.6亿元的23个过亿元项目集中奠基活动。
眼睛向内,狠抓项目。县里启动“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行“一线工作法”和进度承诺制,强化县级领导带头,强化乡镇与县直部门争先创优,层层抓落实。要求包项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在项目现场办公,项目不投产不能撤回。并以保证书的形式向县委作出承诺:保证完成任务,否则,自动辞去现职。同时,实行舆论监督制,对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进展情况通过电视台向社会公布,没有完成既定任务的包项目责任人在电视上表态。今年以来,全县新上和在建过亿元工业项目41个、建成投产或初步建成投产22个。
该县为舜亦新能源、宇泰光电、皓宇服饰、中承纸业等6个项目申报列入了全省重点扶持项目,其中舜亦新能源获得了省发改委10亿元的项目建设资金支持计划。1家企业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西王集团获得国家资金2998万元,华英食品500万元、宁丰木业500万元、百寿坊公司500万元,两个节能减排项目争取国家节能降耗资金170万元、贴息贷款800万元……一时间,单县为企业争取国家扶持资金被传为佳话。
打破瓶颈:联合担保银企合作
今年初,单县“莱河实业”、“盛辉玻纤”等9家企业急需扩大发展,然而,这些企业由于没有土地资产证,贷款融资遇到“拦路虎”,资金短缺是制约这些工业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为突破融资瓶颈,该县制定了《关于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奖励意见》,县政府拿出12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年底重奖贷款较多的银行;同时,拿出2000万元作为贷款周转金,为金融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单县佳诚担保有限公司和春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常运营,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今年3月,该县及时组织银企对接,县政府与各金融机构当场签订了16亿元的贷款目标责任书,5家商业银行与37家重点工业企业签订了银企合作贷款意向书,协议金额达到41.8亿元。截至6月底,各商业金融机构对重点工业企业贷款已达到8.38亿元。目前,莱河实业、湖西铸造、瑞华纺织等企业获银行授信总额3.7亿元。“莱河实业”实现产值过亿元,比改制时增长6倍,“湖西铸造”产值突破2.4亿元大关。
投资拉动:量与质并重
生产要素的最佳排列组合在于 “量”的扩张、“质”的突破。
积极打好工业经济“绿色牌”。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把好源头关,注重引进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生态环保型企业。突出发展生物质能、光电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打造新能源大县品牌。目前,单县已形成了以多晶硅、单晶硅、LED封装和光伏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太阳能利用和装备制造、环保发电、制浆造纸、煤电化工等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框架。去年底,单县上榜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截至6月底,该县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家,再生资源示范企业2家,再生资源企业5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5家。
新闻推荐
...
单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单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