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厚珉 记者 王富刚)近日,单县高韦庄镇徐庄村20名村民代表观摩生态园、检查街道广场保洁、评议村内治安等,对党员干部一年的岗位业绩进行考核、点评。“我们是照着镇党委给的标准逐条逐项考评的。”村民代表邢苏梅说。单县把创新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探索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新内容,激发赶超的活力和热情。
创新机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基层干部管理体系。单县在农村 (社区)基层党组织建立了以 “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报酬、干好有发展前途、退有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一定三有”机制,解决党组织权责不规范问题,按照“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要账”的要求和“双述双评”的办法进行百分制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待遇挂钩,使党建“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解决农村干部待遇、出路和养老问题,推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社区)主任“基础职务工资+绩效奖励”的结构制度,为在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社区)主任等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使基层干部经济上尝到了“甜头”,政治上有了“奔头”,离职后有了“盼头”,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去年以来,农村(社区)党员干部领办创办项目131个,辐射带动2万名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创新方法,建立“开放式”党员管理模式。单县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党员管理新模式,使党员管理工作由“条块分明”的封闭式向“复合兼容”的开放式转变。为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单县通过领导先行抓“组建”、选派骨干抓“帮建”等模式,在22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使党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立了流动党员动态监管机制,实现了对流动党员的全天候、无缝隙、实时化教育管理。同时发挥党员在务工经商农民中的先锋引领作用,开展“创业务工地、服务咱家乡”活动。近年来,流动党员引进项目47个,输出劳务1.3万人,销售农副产品2000多万吨,为家乡增收2亿元。
创新内容,实现党建与发展有机融合。近年来,单县出台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可持续发展的量化考核,项目建设、民生工程、节能减排等成为硬指标。他们把创先争优活动具体化,重点解决“发展能力不强、工作标准偏低、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成立了发展环境举报中心、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建立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和全程代理等制度,72%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均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结,80%的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提前办结率达96%,承诺时限内办结率达到100%。
新闻推荐
...
单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