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学雷锋纪念日”前一天,菏泽市出租车“雷锋车队”的10名队员积极献爱心,带领市特教中心的67名聋哑儿童畅游牡丹城,观赏温室牡丹。
学雷锋,讲奉献,一直是“雷锋车队”做人做事的精神内涵。为了让聋哑孩子们早点看看外面的世界,10名 “雷锋车队”成员早7时就开始集合。
8时许,当“雷锋车队”来到市特教中心,孩子们早已排好了队伍,兴奋地比划着各种手势。那种高兴的劲头,用特教中心教师姚晓旭的话说:“真的像出笼的鸟儿!”
据姚晓旭介绍,出于安全原因,平常孩子们很少走出校门,一些在特教中心呆了六七年的孩子,走出学校的次数只有四五次。然而,67名聋哑孩子面对记者的镜头时一点儿也不怯生,他们纷纷用“V”字型手势表达着自己兴奋的心情。
当车队缓慢行驶在大街上,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彼此比划着手语,“诉说”着在他们心中对菏泽城市飞速变化的新奇。
在曹州牡丹园,刚一停车,孩子们一拥而出,争相在门口合影留念,随行的特教中心教师忙得不亦乐乎。牡丹园内的花草虽未泛绿,却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心情。年龄稍长的孩子挽着年龄稍小的孩子的手,双眼不够用,也用不够,双手夸张地比划着所见所闻,甚至路边的一块鹅卵石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观赏温室牡丹时,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两种手势——看着艳丽多姿、花香扑鼻的牡丹,孩子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好看、好玩;另一种则是双手平摊,在胸前做上拨的动作。特教中心教师解释说,这是手语表达“高兴”的意思。
通过老师的沟通,记者和13岁的孟海欣聊了起来。
“来特教中心几年了?”
“七年!”
“还记得郊游过几次吗?”
“三次。”
“心里高兴不高兴?”
“很高兴,很激动!”
“喜欢牡丹园的每一处风景,感谢‘雷锋\’叔叔带我们来!”孟海欣也通过老师向记者表达了自己想说的话。
家在单县的聋哑孩子韦升,来特教中心才三年,走出校门的机会更少。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牡丹园看牡丹。兴奋的他用手机一直不停地拍照。
……
活泼可爱,欢呼雀跃。67名聋哑孩子在无声的世界里,用双眼兴奋地体验着社会关爱给予他们的色彩。
记者李强
新闻推荐
...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