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单县新闻 > 正文

听广播 王淼(单县)

来源:滕州日报 2014-07-18 09:48   https://www.yybnet.net/

每天傍晚放学回家,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趴在家中唯一的家用电器——收音机前收听《山呼海啸》。窗外北风呼啸,窗内一灯如豆,彼时情景,正是令我回味无穷的童年佳境。

每天傍晚放学回家,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趴在家中唯一的家用电器——收音机前收听《山呼海啸》。窗外北风呼啸,窗内一灯如豆,彼时情景,正是令我回味无穷的童年佳境。

民间纪事

我很羡慕现在的孩子,因为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各自拥有自己喜欢的影星、歌星或球星,并堂而皇之地迈入资深“粉丝”的行列了。而我,一直到上学的年龄,还从来没有尝到过崇拜明星的滋味。直到有一天,我开始在收音机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长篇小说连播”和“长篇评书连播”,直到有一天,我先后知道了曹灿和刘兰芳的名字,我才终于品尝到做一个幸福的“粉丝”,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我所说的“长篇小说连播”和“长篇评书连播”,与民间传统说书的形式大异其趣,而主播者也不会像古代的民间艺人那样,或仆仆奔走于乡间的集市之中,或盘桓在大都市的“华堂旅会”之内,就像张宗子形容柳敬亭那样的“哱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在那个文化生活非常单调的年代,“长篇小说连播”和“长篇评书连播”其实是广播电台为满足大众需求所推出的一档娱乐节目。这档娱乐节目以当时最为常见的收音机为载体,吸收了民间说书的部分技巧,把朗诵和评书结合起来,播出一些为时人所喜闻乐见的长篇小说和长篇评书——前者如《金光大道》、《山呼海啸》与《李自成》;后者出现的则稍晚了一些,被称作“封资修”的“帝王将相”已纷纷出笼,诸如传统评书《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和《岳飞传》等等,不一而足。

我是从收听曲波的《山呼海啸》和黎汝清的《万山红遍》开始,才真正迷上“长篇小说连播”的。记得那年冬天,

每天傍晚放学回家,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趴在家中唯一的家用电器——收音机前收听《山呼海啸》。窗外北风呼啸,窗内一灯如豆,彼时情景,正是令我回味无穷的童年佳境。

那是一台镶嵌着红火炬的、长方形盒子状的晶体管收音机,不仅收听时老受干扰,而且还常常串台,听着《山呼海啸》,不知怎么就会变成陕北民歌,有时听着听着就没有声音了,音量开关也不起任何作用。情急之下,我只好用力拍打,收音机居然这样被我屡屡驯服了。于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常用此法去对付各种刁顽的“家电”,亦不乏奏效之时,想想自觉一乐。也正是从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曹灿这个名字,在那台老式收音机的陪伴下,我先后收听了由他播讲的《山呼海啸》、《万山红遍》和《李自成》。特别是姚雪垠的《李自成》,曹先生绘声绘色的播讲与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相互交融,那短短的半个小时,既常常让我感到意犹未尽、欲罢不能,与之同时,更让我在对小说情节的痴迷揣想中,期盼着明天尽快到来。

收听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连播”时,我已经升入初中了。因为节目播出的时间与学校放学的时间刚好重合,我根本无法回到家中从容收听。好在那时县城的每个十字路口都安装着一个用于政治宣传的大喇叭,于是,每次放学,我干脆伫立街头,听完刘兰芳的评书再回家。当然,也正是在那个高高的电线杆下,我与那些同样喜欢收听刘兰芳评书的老人、青年和孩子们一起,先是断断续续地听完了《岳飞传》,后来又断断续续地听完了《杨家将》。

新闻推荐

菏泽市5名老人获“山东省长寿之星”称号

...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听广播 王淼(单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