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生锈的奖章和一本破旧的军事教材成为郑云奇留给家人的唯一遗物点击查看原图9月3日,全国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正在台儿庄采访的记者接到一个来自菏泽单县的电话。
打电话的人名叫郑合启,单县的一名乡村医生。
电话里,他想委托记者查找与他三爷爷郑云奇相关的资料档案,“1938年3月26日,他战死在台儿庄,是27师180团的一个团附(当时军队中的职务之一)。”
历史与现实悄无声息地在一个特殊节点在台儿庄这座二战纪念之城、郑云奇战死之地魔幻交汇。
从故纸堆和郑家人提供的零碎片段中,从菏泽单县小高庄走出的郑云奇为历史潮流所裹挟的个人命运逐渐清晰:他所在的部队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一批驰援29军的中国军队之一,此后他又随部参加了娘子关战役,最终在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中中弹殉国。
不过,自1925年离家参军之后,郑家人少有关于郑云奇的信息。郑云奇的个人沉浮也并不为小高庄的家人所知。
他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郑云奇战死在台儿庄——相关文字记载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为此,郑云奇的后人们两次前往台儿庄,希望能将先人的名字补录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民族之光”墙上,而后在小高庄为其立碑——“民族之光”墙上刻录了四千名左右战死台儿庄的将士的姓名,名单由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从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摘抄而来。
这份名单上并没有郑云奇的姓名,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对于补录无能为力——台儿庄大战中,中国军人死伤数字至今甚至没有权威确切数据。
和郑云奇一样,绝大多数战死在台儿庄的中国军人注定要泯于时间长河。
明天,是首个烈士纪念日,国家将首次以庄严的国家礼仪来统一纪念为这片土地做出过贡献的人们。
让“郑云奇”们一起在这样的日子里被祭奠,是这个国家应有的情怀,也是这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唯有这样,这个“纪念日”才会有国家般的意义。B1-B3陈学超
新闻推荐
农村信用社开拓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山东菏泽:“三农”贷款不是难事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一直颇受关注。如何做好“三农”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解决农民亟待解决的融资问题,是摆在各级金融机构面前的难题。...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