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马瑞芳从单县卫校毕业后,来到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曾先后在重症监护室、骨二科、儿科任职,至今已有21个年头。
孩子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一人生病全家出动,一起围着看护士扎针,儿科护士所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了成人科室。“如果护士一针扎不上,我们会立刻换资历老、技术更娴熟的护士,不允许出现护士对一个患儿屡次扎不上针的情况。”马瑞芳说。有一次凌晨两点,夜班护士给新生儿扎针没扎上,接到电话后,马瑞芳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朝医院赶去。看到护士长赶来,孩子家长像见到救星般激动,扎上针后连声感谢,看到家属焦急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马瑞芳的内心充满了职业幸福感。
人们常常用“一针见血”来赞扬护士扎针技术高超,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马瑞芳对病房严格执行责任到人的服务模式,坚持使用口头交接、书面交接、床头交接三种交接班方式。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护士、复岗护士,每一样操作她都手把手地教,在她的传授下,护士们一次性扎针成功的几率非常高。
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心理护理,马瑞芳经常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并于2013年建立了儿科医患联谊群,目前已经成立了3个群,下班时间也可以为患儿家属服务,解答健康咨询。
抢救生命分秒必争,作为护士长,马瑞芳深感责任重大,对于抢救仪器,她每周一次小检查,每月一次大检查,查看其是否在备用状态,抢救药品是否在位、有没有过期等等,唯恐哪个环节出问题耽误了抢救。面对病人,她总是面带笑容,认真询问,耐心解答,一遍遍地向家属解释,不厌其烦。每天下班前,马瑞芳对各个病房再检查一遍,只有这样回到家她才能放心。
21年来,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她用炽热的爱温暖着病榻上的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家属的心灵。“科室是一个小家,护士长就是一个管家婆,跟生命和健康相比,平时的苦累汗水都是值得的。”马瑞芳说。
记者常鲁燕
新闻推荐
日前,单县检察院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细化“关键在做”措施,探索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经常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体党员中积极开展“每...
单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单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