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部分粮食种植区突发小麦条锈病,截至5月10日,全省92个县(市、区)麦田见病面积近3000万亩,呈多发重发趋势,为历史同期罕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全省目前已经启动应急响应一级预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对于普通种植户的小面积种植,大型粮食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由于规模化种植,面积较大,一场条锈病就有可能让他们血本无归。不少大型粮食合作社负责人和家庭农场主纷纷反映,采用传统喷药防治,效率低,效果差,他们期待专业植保团队为他们提供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的迫切需求 单县荷星粮食专业合作社位于单县张集镇张庄寨村,成立于2013年,面积700余亩,合作社负责人张逢东介绍,今年条锈病严重,目前他正组织社员进行防治,但是传统的喷药方式太落后,人工费太高。 “我现在雇了7个人,按天算工钱,每人一天150元,给少了人家不愿干。"张逢东说,现在7个人,一天满打满算只能工作10个小时,700亩全部打一遍药需要4-5天。 张逢东渴望着现代植保的到来,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有限,无法进行操作。“从现在看,如果好好进行防治,条锈病造成的危害还不会太大。"张逢东说,下半年他打算联合几家大的合作社成立一家植保合作社。 在成立家庭农场之前,鱼台县农民张金广一直从事农资和农药销售。“我发现农民买药时盲目跟风现象十分严重,往往是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什么。"张金广坦言,现在农民老龄化非常严重,很多农民甚至不会看产品说明,加之经销商忽悠,很多农药都白打了。 去年年底,张金广联合3家农场主成立了农丰机械化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和邻近农户提供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因为我有植保方面的经验和经营,另外三位家庭农场主又有需求,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一个植保合作社。"张金广说。 当地种植模式一年两季——小麦和水稻。小麦、水稻病虫防治全程承包每亩150元,代打农药15元、社员10元。“签订全程承包防治服务合同的面积将近3000亩,现在还有农民包括一些种粮大户想预约,但我们不敢签,主要是机械有限,担心服务不过来。"张金广告诉记者,合作社有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5台,每台每小时可作业50亩,一天8小时最多能防治400亩。 “每台机器17万元,买5台几乎花光了四家家庭农场的‘家底’。如果政府有支持,还可以多买几台。"张金广希望政府能在购买大型植保机械上给予补贴。企业联合合作社提供植保服务 济南市章丘区黄河镇心正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前年开始就与当地一家企业合作,与合作社社员、农民以及种粮大户对接,进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合作社理事长钱彬介绍,他们以企业技术为依托,通过企业培训合作社社员,让社员掌握飞防技术以及现代植保技术。 “培训时要先在电脑上操作模拟器,通过测试后才能在真机上练习,然后学习直升机的保养和简单维修知识。一般来说,培训一个能在田间独立作业的飞控手,大约需要半年,费用在2万元左右。"济南市鸟人植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峰说。 目前,心正合作社已经建设了一个现代植保培训基地,配置有电脑模拟器20台,大型遥控喷药飞机6台,大型自走式喷药机5台。 “现在合作社有6个社员、4台无人驾驶机和3个飞控手。"钱彬说,一架单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是23万元,仅靠合作社投入资金有限,企业的入住帮助合作社解决了问题。 在张峰看来,合作社就像一个支点,与合作社联合,利用土地与人员优势,组织高工效植保联盟,最终实现企业和市场需求统一调度,就像小麦跨区机收一样。土地整合是现代植保趋势 “现代植保尤其是飞机防治是土地整合之后的一个必然趋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处长王凤乐介绍,由于传统的地面防治模式无法将人从繁重、危险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服务组织在发展中普遍遇到了请人难、效率低、利润薄、风险大等瓶颈。 “平时一人一天150元,农忙的时候一天300元还不一定能请到人。"张金广说,对专业化植保服务组织而言,效率就是效益,而飞防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他算过一笔账:背负式喷雾器每人每天只能作业30-40亩;担架式喷雾器一天4个人满打满算能打180亩,平均每个人是45亩;而直升飞机15分钟1个架次,能打800-1000亩。 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未来新型高效的植保机械装备也是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根本出路。
新闻推荐
市纪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四风”反弹回潮隐患不容忽视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姜培军)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形成有力震慑。为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市纪委将4起...
单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