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 锴
熟悉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是不容忽视的时期,我国出现一种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美术运动,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美术届称之为“85美术新潮”。有评论认为,这场思潮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气象与文化景观,对当代的美术甚至电影、音乐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985年11月成立于菏泽的“鲁西南艺术群体”,被认为是山东惟一的以集体形态进入到当代艺术史并融入到当代艺术潮流中的艺术群体,也对后来致力于美术事业的菏泽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被称为 “北京画家村”,是闻名遐迩的艺术群落,不少菏泽籍画家活跃于此,管勇、庞永杰、陈鱼便是从事现代艺术创作的代表人物。
管勇:让绘画成为认知自身的一种方式
管勇,1975年出生于单县浮岗镇,1998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是中国新一代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代表。
很多人认为,搞美术创作的过程是枯燥的,而在管勇看来,真正喜欢美术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每次作画的过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有不同的进步,这都是让他感到愉悦的东西。走进管勇的画室,很容易发现,他的不少作品都是同一题材的,却通过不同的线条、色彩、光线、尺幅、处理方法等表现出来,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管勇走上绘画的道路,与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他却有一个痴迷绘画的父亲。除了笔墨纸砚,家里还有不少美术书籍,家庭环境的熏陶,让他也喜欢上了画画。上高中之前,他偶然发现当时的菏泽师专附中有美术班,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开始接受更加系统、专业的培训。管勇说,菏泽的美术教育力量在全省来说都是名列前茅,这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管勇顺利考入天津美院。
改革开放助力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文化。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管勇将自己的思考、情感融入到绘画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管勇说,他把对世界的兴趣归结为对自身的兴趣,从而绘画成为认知自身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