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张飞 李红民 李雪生)东明县以实施环保“十个一”工程为契机,不断加大治污投资力度,严把企业准入关口,从重查处污染企业,全力保护群众生活环境,基本实现了“发展不扰民,发展不伤民”的目标。
东明县针对主要污染源集中在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两个行业的特点,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造治理污染点源。县里投资1.2亿元,建成了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去年,按照“完善老城区,配套新城区”的思路,新铺设管网15公里,污水管网达到65.6公里,实现了老城区主管网覆盖,污水收集率由2006年的40%提高到86%以上。另一方面,重点企业累计投资2.6亿元,积极创新节能减排技术,谋求科学发展。石化集团在废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上马了酸性水汽提工程,并对一、二期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了改造;方明化工有限公司在建成污水处理装置的同时,从每个生产环节抓起,提高废水综合利用率,废水排放量减少了95%;勇越纸业、玉皇化工也分别进行了污水处理设施再提高工程,对污水进行深度治理并实现了中水回用,进一步改善了全县水环境质量。目前,全县所有市控以上企业全部规范了排污口,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与省、市、县三级监控中心联网。
为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东明县本着“宁要碧水蓝天,不要金山银山”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环评审批,杜绝高能耗污染企业落户东明。在项目投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该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国家环保产业政策,严把“三同时”验收关,确保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特别是对进入工业园区的项目,从国家产业政策、污染物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及分级审批等方面入手,严把项目准入关,认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未经环保审批,一律不许开工建设。同时,计划部门不予立项,工商部门不予注册登记,土地部门不予批地。今年1—5月份,东明县共办理环评手续60家,验收建成项目21家,确保了新开工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建成投产项目 “三同时”执行率100%。
东明县针对企业多、分布广、监管任务重的实际,强化了日常监督管理。对省市重点监控企业和限期治理企业,实行副科级干部包企业责任制和驻厂员制度,帮助企业落实治污措施,杜绝偷排偷放,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等环保专项行动,采取突击检查、拉网式检查等方式,加大对重点行业,特别是化工、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整治力度,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隐患,督促相关单位采取预防措施,制定有专家认可的应急预案,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未作环境风险评价或环境风险评价不完善的,提出补救措施,限期补做并完善。近年来,该县共组织大型拉网式检查15次,挂牌督办企业5家,行政处罚环境违法企业11家,对水污染严重的东宏纸业有限公司实行了强制关停。
新闻推荐
...
东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