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名为《任性的领导讲话》视频引发网友热传,视频中一位自称“任长春”的领导语出惊人,称“国家规定是狗屁”、“我说他谁是腐败就谁是腐败”。“雷人雷语”其实史上也很多见。一些当政者或官员的“雷语水平”,和当下相比也是“难分伯仲”,甚至流传了上千年。但那些制造“雷语”的皇帝或官员,有很多要么被摘掉乌纱,要么遗臭万年。
“野兽饿了要吃人,吃饱就没事了”
100多年前,晚清最高领导人慈禧,就说过真能“雷死牛”的雷语。哪两句呢?一句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句是“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1901年,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刚刚结束,《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们很满意,不再嚷嚷着要把慈禧作为战犯来处理。慈禧老佛爷很欣慰,不仅感激涕零地批准了这个条约,而且慈禧“知恩图报”,为了讨好洋人,就在见来访的外国使臣时说出了这两句“千古雷言”。
慈禧弥留之际,召集大臣聆听她的训示,大臣们都以为慈禧可能会说些“匡国救民”的政治遗嘱,可做梦也没想到,慈禧又说了一句经典“雷语”:“你们永远也不要让一个女人的权力达到至高无上的顶点。”然后就撒手人寰。
慈禧说了不少“雷语”,因此遗臭万年,但好歹混了“自然死”。史上还有很多“雷语”制造者,历史没有给他们“自然死亡”的机会。
前秦的皇帝苻生在位期间,长安周边地区虎狼成群,大白天横卧路上,行人不能走路,奇怪的是,猛兽夜里闯入民居,不吃牲畜却专门吃人,苻生即位一年,野兽吃了七百余人,百姓不敢下田耕作,纷纷跑入城邑。
百官奏请苻生解决问题,苻生说:“野兽饿了就要吃人,吃饱了不就没事了吗?这有什么好担心的。”还说:“这是老天爷派遣猛兽帮我来惩罚刁民,只要不犯罪,何必怨天尤人。”群臣被苻生的话雷得哑口无言。六年后,苻坚发动政变,皇帝苻生被俘,在狱中被灌酒勒杀,时年二十三岁。因其这句“雷语”,苻坚赐苻生一个“厉王”称号。
“官不贪污,何以养家糊口”
“雷语”一般代表说话人“倒行逆施”、“反潮流”的思维状态,所以,历史上,能制造出流传至今的“雷语”者,大多下场很悲惨。比如,“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制造者晋惠帝,先被司马氏囚禁,后被毒死。“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意思是我有办法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的周厉王,结局是被人民包围在王宫里,最后在仓皇出逃的路上被吓死。
三国时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著称的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此时大臣李邈等人竟上书,抛出匪夷所思的“雷语”:“亮身仗强兵,狼倾虎视,亮之早死,使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意思是如果诸葛亮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刘禅闻此“雷语”勃然大怒,立刻将制造此等“雷语”的李邈等人下狱处死。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刘禅降魏后也说过“雷语”:“此间乐,不思念蜀国。”但这句“雷语”,究竟属于“没心没肺”、“韬光养晦”还是“明哲保身”,史家争论不休,但笔者偏向第三种,毕竟身为“阶下囚”的刘禅,那时能说什么呢?
北宋熙宁四年,东明县在试行“免役法”时,因执行官员欺软怕强,搞权钱交易,于是群众结伙向知县告状,可县长贾蕃不仅不受理,还抛出雷语:“尔等刁民,官不贪污,何以养家糊口?尔等再闹,必然大刑伺候!”此等雷语一出,犹如火上浇油,事态迅速升级,群众掉头聚集到开封王安石私宅,直接向宰相申诉。王宰相当即表态:“尔等问题,定当妥当处置,务请各自回家!”群众散去后,王宰相一边严令东明县迅速、公正解决问题,一边迅速摘下该县长的乌纱,并立案严办。理由是:“口出狂言,不受民诉,引致京师喧哗。”最后,这个东明县令不仅被撤职,而且还要蹲号子,永无“复出”之日。 (摘自《西安晚报》)
编辑点评:语言是思想的反映,心中想什么,口中才会说什么。官员“雷语”背后反映的是态度,态度的背后则是权力在作怪。“官本位”思想严重,官员才敢跟群众叫板。但如今的官员是人民“公仆”,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有牢固树立“民本”意识,让自己真正对人民负起责任,“语不雷人死不休”的现象才会“销声匿迹”。
新闻推荐
以下借款已逾期,经我单位多次上门催收,尚有部分借款人和保证人因故未归还或签字认可,望涉及人员15 日内到东明县东明集信用社归还贷款或签字认可,逾期不到者,我们将依法进行...
东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