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孙赵寨村的孙瑞生,9年前80岁那个坎上得了脑萎缩,成了当地人见人躲的“傻子”。可现在89岁的他,身板硬朗,精神行动又回到了10多年前的样子。
这个被公认的“老傻子”在3年前就变得不再傻了。
定位的老爹
孙瑞生9年前患上脑萎缩时,言行变得怪异起来,平日里总是在村里的大街上瞎转悠,见了左邻右舍的人就说不认识,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指责别人。有一次在村大街上一个小男孩冲他叫老爷爷,他捡块瓦片就朝孩子扔过去。儿子孙祥军儿媳田翠菊在地里干了一晌活,回到家里还要大街小巷地找他。
2010年秋天,儿子儿媳在地里忙活,孙瑞生“傻病”犯了,顺着村前的南大洼(古河道)跑到20里开外的东明县五营集。儿子动用了正在抢收抢种的四邻数十人趟遍了水坑和庄稼洼地也没发现下落,最后还是东明县的群众把孙瑞生送回了家。
老父亲虽说头脑出了问题,可是活动能力很正常,孙祥军曾一度吩咐妻子在家看守老父亲,宁可自己一个人去地里忙,可是每当儿媳在家看守时,老人反而哪儿也不去了。
2012年,有好心人建议孙祥军买个“手机定位仪”。手机定位仪必须要配备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当时农村还很少,50多岁的田翠菊在当地同龄的农家妇女中第一个用上了智能手机。定位仪带在公爹的手腕上,手机挂在田翠菊胸前,从此老人的行动范围全在她的视线里。
储蓄卡里“存孝心”
在镇邮政储蓄所田翠菊是常客,她隔不几天就去存一次款。她的丈夫孙祥军只不过是个走街串巷收玉米芯的小贩,哪有那么多的存款呢?晓得内情的邮政储蓄人员却说,田翠菊存的不仅仅是几个小钱,她存的是一颗“孝心”。
公爹前几年脑萎缩严重,天天围着儿子要钱买烟抽,可有时并不买烟,不是把钱给弄丢了就是将钱掖在柴火垛里或砖缝里,孩子们控制了他的钱,于是他很气恼地跑到管区告儿子虐待他,管区的同志信以为真,就对老人说可以去邮储自己取政府发的老人补助款。孙瑞生真的去了邮局,自取了第一次款后,他天天去取,卡里的钱取完了他还是天天去。工作人员将这事告诉了田翠菊两口子,为了不让老人心烦,田翠菊就拿出家中的100块钱存在了那个卡里,第二天老人再去邮局时取出了50块钱。
几年来,田翠菊一次次地去邮局存钱,累计金额达7000多元,图的就是让公爹开心。
孝在弹指间
公爹病重那阵子强烈地要求抽烟,翠菊有时就把烟放在他桌上,有一次老人抽烟烧了厨房还差点烧了邻居家的正房,多次烧了被褥和衣服。孩子们不敢让他再抽了,可是抽了几十年的“老烟瘾”是很难戒掉的。
为了确保老人既抽烟又安全,翠菊就把烟和打火机装在自己身,约摸着过了一两个时辰老人快想吸烟了,她便会来到公爹跟前掏出烟和打火机点燃递给老人。
我们采访时老人还没有起床,老人家一再催促孩子给我们烟,趁机我们抓拍到了镜头,只见翠菊端起老人吃点心剩下的一个空盒做临时烟灰缸,老人在被窝里伸手弹了弹烟灰。
村主任说,前些年老人总爱到处乱跑,有时甚至去别人的地里掰人家的玉米棒、摘人家的黄瓜等。每当这事发生后,田翠菊总是主动拿着多出好几倍的东西到邻居家赔礼道歉说明根由。时间长了,街坊邻居知道老人精神上出了点问题,就没人在意老人的举动了。老人有4个女儿,都嫁在了当地不过十里路的村子,可是他一天也没在女儿家住过,他说:“还是俺儿媳妇好。”老人的这句不经意的话,让田翠菊感动了9年。
不懂医术的我们不知道是啥原因让一个高龄脑萎缩患者恢复了记忆和健康。可我们得承认,孝心也是一剂根治顽症的良药呀。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张静冬扈玲
新闻推荐
□柳波报道本报东明讯“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是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的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电力线路通道!”近日,东明县主要负责人来到东明集镇屈庄村,调研电力线路通道治理“常态化...
东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