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恩标孙忠铭记者彭传军)5月中旬,在东明县小井镇陈里屯村的一片白蜡林中,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草本植物将林间空地笼罩,嫩绿的手掌大小的叶子在枝干的支撑下呈现出无限生机,高的已经长到1.5米。这是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虎杖种植基地。这里的虎杖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今年秋天即将采收。
与之相隔30公里之外的东明黄河滩区,也有同样的虎杖种植基地,面积4000多亩,年内将达到1万亩。虎杖,又叫穿地龙、酸筒杆,根可以入药,是传统的中药材。野生虎杖在我国多地都有分布,以西南地区最多。近年来,因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较高,格外受到关注。“白藜芦醇因具有保健功效,在国外市场需求很大,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格鲁斯公司总经理车发展说。
车发展之前在上海做外贸生意,10多年前,一个偶然机会,他了解到白藜芦醇在国外有很大的需求。经到国外实地考察,他决定自己建设生产线,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然后出口。2009年,车发展回到东明老家注册成立了格鲁斯公司,并开始建设厂房。第二年,生产线正式投产。
据车发展介绍,前几年,公司所用的虎杖,都是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收购的野生品种。“从南方收购原料,一个是运输成本较高;再就是近几年野生资源在减少,质量参差不齐,收购成本也高。”于是,他想到在家乡种植虎杖。2013年,格鲁斯公司开始在东明县长兴集乡建设基地进行试种。“之前,省内没有规模种植虎杖的,我们算是第一家。种出来的虎杖经过化验,白藜芦醇含量与野生的几乎没有区别。”
虎杖种植和管理较为简单,只要有水浇条件,除草跟上就行了。在种植期间,基地每天都有200多名贫困户在这里务工,每人每天收入80多元。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格鲁斯公司还与小井镇、长兴集乡等达成脱贫帮扶协议,为当地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
车发展说,两到三年生的虎杖亩产量达4000斤,市场收购价格在每斤3元左右。刨虎杖也不像刨山药那样费工,只需用拖拉机把地翻一下,根很容易出来。第二年不必单独种,残留的根就可以继续生长。
车发展表示,一吨晒干的虎杖,可以提取1公斤白藜芦醇。一吨50%含量的白藜芦醇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可以达到60万元。公司年产量达到300吨。
除了根可以入药,虎杖的嫩芽、嫩茎、嫩叶都可以食用。去年冬天,格鲁斯公司尝试在大棚栽种虎杖,主要用于销售嫩叶。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朱静)交通事故的意外发生,总让人措手不及。但不管如何惊慌,都应该理性依法处置,否则将承担意想不到...
东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