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黄贤清 记者 焦同帅)近年来,鄄城县积极引进农业项目,发展特色产业,但一家一户经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许多农民致富缓慢,农产品也不能规模化发展。为此该县鼓励乡村根据实际成立针对性的合作组织,从农产品的产、供、销等方面帮助农民增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像桥梁一样,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同变化的市场连接起来,解决了农户难办和政府不好办的问题。
合作经济使“单枪匹马”的农民变成了“联合舰队”,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鄄城县现有蔬菜、养殖、药材、架木等经济合作组织128个,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中起着“顶梁柱”的作用。成立协会前,农产品价格由小商贩“说了算”,一年下来从业户挣不了几个钱。成立协会后,农民“抱成了团”,各种产品价格都涨了一倍,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壮大了从业队伍,各协会户数都迅速增加,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下,鄄城县涌现出了绿色食品、养殖、蔬菜、药材等150多个特色专业村和一批致富带头人。彭楼镇舜王城村刘瑞林是当地有名的 “药材大王”,他挑头成立的中药材协会吸引了本村和周边2000多个农户参加。因是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中药材价格比别人高出许多。养羊协会、养猪协会、大棚韭菜协会、架木购销协会、蘑菇协会等等遍布全县16个乡镇,各乡镇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产业,这些经济合作组织带动4万多农民共同致富。
新闻推荐
...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