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寒风刺骨。在鄄城县古泉办事处赵堂村祝传经的西红柿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一棵棵西红柿长势旺盛,绿油油的枝叶下面缀满层层成熟的果实,勤快的祝传经夫妇正忙着为商贩采摘西红柿,红彤彤的西红柿映红了他们的笑脸。
“老祝,今年种植西红柿发了个小财吧?”记者问。“今年的菜价没有去年好,但比种其他作物强多了,我种了一亩半大棚西红柿,总算起来,种植大棚菜收入还不错。”
今年50岁的祝传经,曾外出搞过建筑,当过木工,但都收入微薄。2009年,祝传经听说别人种植大棚蔬菜一亩地收入上万元,从此受到启发。这年秋季,他拿出自家的全部积蓄,建起了一个1.5亩的大棚。为了更多地掌握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祝传经一边到寿光、郓城找专家学习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经验和如何防病治虫的知识,一边到书店买回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光碟,边学边干边摸索经验。通过勤奋劳作,第一茬大棚西红柿给他带来了一万多元收入,祝传经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两年来,祝传经通过实践和摸索,种植大棚西红柿的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也连年增加。
“别看这小小的西红柿,学问可大了。”祝传经的妻子王振华说,先说这工序,扳起指头算起码不低于几十道,整地、消毒、下肥、播种、移栽、除草、整枝、打叶、点花、坐果……一道工序都不能偷懒,这其中又数整枝、点花和坐果最重要。枝整不好,果就不好,“点花”不到位,坐果率就不高,产量就不能上来。大棚西红柿生长周期长,防病治病也很关键。早期要防早育病,中期上果上花要防灰麦病,晚期要防叶霉病,这种地和做人一样,不能有半点的偷尖耍滑,否则它就不给你好收成。
在一旁忙着采摘西红柿的祝传经接茬道,大棚温度也很重要,白天应适当加大棚室通风量,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0℃~13℃之间。开始放风时,放风口应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午后气温下降后逐渐将风口变小或关闭。祝传经说,作为菜农一年四季围着大棚转,挣的就是辛苦钱,但我有信心把大棚蔬菜种好。
通讯员傅成银 记者焦同帅
新闻推荐
...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