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鄄城新闻 > 正文

一位老人的“抗战史记”

来源:牡丹晚报 2015-06-13 20:45   https://www.yybnet.net/

牡丹晚报记者 仝志华 冯 锴 实习生 谭伟玲

请缨报国忆华年,战火熊熊正燎原。半壁神州沉苦海,倒悬民众泣杜鹃。屠刀举处尸铺地,铁甲冲时血染天。痛捣黄龙驱倭寇,还我壮丽好河山。

——常邦国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常邦国1925年5月份出生于鄄城县,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任抗战时期中共鄄城第九区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地委党校副校长、开封师专党委书记等职。他是鄄城县许多重大革命活动的参与者,尤其在抗战期间,目睹了日伪顽杂的作恶多端,亲历了一场场与敌人艰苦卓绝的斗争,可以说是这一时期鄄城县革命历史的见证人。

错过的采访终成遗憾

鄄城县旧城镇毗邻黄河,涛涛金波自西南向东北绕旧城镇奔流而去。

有着这道天险,战争时期自然少不了战事。2013年9月份,记者参与牡丹晚报组织的“黄河情·滩区行”大型采风活动时,认识了旧城镇中心校的常雯霆老师。常雯霆是个土生土长的旧城人,对当地的历史比较熟悉,他向记者介绍这一带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黄河岸边的战事时,提到了他的三爷爷常邦国亲历过许多战斗。老人解放后定居在河南省开封市,不久前回乡省亲后刚离开,遗憾地错过了与老人面对面的采访。

今年5月份,牡丹晚报策划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菏泽抗战记忆”启动,牡丹晚报记者第一时间想到了要采访常邦国老人。然而,当记者与常雯霆联系时,遗憾地得知常邦国老人于去年1月份去世了。

想不到,那次“擦肩而过”成了永远的遗憾。

留书于世激励后人

不过,老人退休后,陆陆续续整理了自己的战斗回忆录,最终出版成书——《烽火岁月》。

“这本书是2011年才完成出版的,在那之前,爷爷经常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写不完……”在常雯霆家里,他小心翼翼地捧出这本书交到牡丹晚报记者手里。

“忘记过去,就是背叛。”常邦国在自己的回忆录序言中写道,这也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牡丹晚报记者看到这本13万多字的书中,分为“抗日战争篇”和“解放战争篇”两部分,分别记录了发生在鄄城县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和为国捐躯的战友事迹。

“抗日战争篇”堪称他的抗战“史记”。常邦国的少年时期,大都是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度过的。1937年,常邦国考入原鄄城县城关高级小学,开学时已是“七七事变”之后,学校内抗日情绪高涨,他从那时起便已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中,参加学校的“歌咏队”,在社会上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后又参加鄄城县地下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青年读书救国会;1940年,常邦国高小毕业,当年5月4日举行的鄄城县青年代表会中,鄄城县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成立,他被选举为生活改善部长,正式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常邦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之后经历了 “反扫荡”、打据点、斗土豪等一场场与日寇、日伪军、汉奸等战斗,几度穿越枪林弹雨,几度辗转在死亡线上。

常邦国说,希望通过这本书使青少年了解鄄城人民革命斗争的真实历史,铭记自己的先辈尤其是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不朽功勋,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抗战经历影响后代

“三爷对父亲那一代和我们这一代影响都很大。”回忆起常邦国对后代的影响,常雯霆深有感触地说。

常雯霆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从他记事起,就经常听常邦国讲打仗时候的故事。常邦国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是和常雯霆住一个屋,常雯霆尤其爱听 “打鬼子”的故事,每次都缠着常邦国讲述当年的点点滴滴。当年中国军民保家卫国的故事对常雯霆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常邦国的耳濡目染下,常雯霆自幼便对军队充满了向往。“我和弟弟后来都参了军,主要就是受到三爷的影响。”常雯霆说。

作为抗战时期走过来的老兵,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一样,常邦国甘于奉献、生活作风简朴,对他的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常雯霆的父亲常崇广退休后过着知足常乐的生活,家里不少用了几十年的老家具舍不得更换。据他回忆,常邦国夫妇都是离休干部,待遇也不低,但家里都很简朴,老两口吃穿都很节省。常邦国经常说,相对于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战友,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国家对他们的生活很照顾,自己已经很知足了。在常崇广的印象中,常邦国退休后回乡省亲时,仅有一次是因为时间紧促用了公车,其他时候都是让家里人开车去接。

诗中寄情怀

常邦国酷爱写诗尤其是古体诗。退休后,老人也创作多首诗,回忆自己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

1990年秋,常邦国正式离休,他写下了《夕霞吟——离休述怀》,回顾自己的一生;1995年8月,在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他又心有感触,创作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以及《铁壁合围》、《鄄西血战》、《反复清剿》、《反击告捷》等回忆抗战时期反扫荡的诗歌。

附:

《夕霞吟》:峥嵘忆往事,对镜咒逝川。激流度壮岁,烽火送华年。慷慨赴国难,生死若等闲。出没青纱帐,辗转黄河边。野蔬充荒腹,蓬蒿作睡毡。雷霆越危涧,风雨涉险滩。刀丛炼肝胆,血雨洒征衫。魑魅狰狞面,黎元愤怒拳。枪刺光闪闪,硝烟雾漫漫。杀气连霄汉,尸骨盈大千。沧海旭日升,长空红旗翻。少小执戈戟,老大宜解鞍。丹心一片炽,清风两袖寒。花月慰朝暮,诗书伴无眠。填海思精卫,吐丝效春蚕。五洲波涛涌,衽席梦魂牵。飞雪凝霜鬓,仰观霞满天。 常邦国 作 

新闻推荐

浓纤畅逸写古风——访著名书法家张剑萍

...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位老人的“抗战史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