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菏泽 今日曹县 今日单县 今日定陶 今日成武 今日巨野 今日郓城 今日鄄城 今日东明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今日巨野 > 正文

听“传奇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来源:济南时报 2019-10-01 14:01   https://www.yybnet.net/

姜淑梅卢姗摄

姜淑梅为《拍手为歌》画的鲁西南风俗画

□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60岁学认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已经出版《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俺男人》《拍手为歌》等五部作品;曾经获得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等多个奖项——被文坛称为“传奇奶奶”的姜淑梅,确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传奇”。

更重要的是:她写的每个字,是如何“钉”在纸上,“戳”到心里的?9月20日晚上,姜淑梅和女儿艾苓一起,做客由山大文学生活馆和济南时报主办的作家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传奇故事。

“那时候吃的苦哟”

见面,落座,寒暄。满头银发的姜淑梅忽然微笑着跟我说:“小钱,我一见到你,眼睛都瞪大了。”我一脸茫然,“是因为我脑袋太大了么?”她笑了:“是因为你姓钱呐!我见钱眼开!”

这位82岁、精神矍铄的传奇奶奶,“喜欢讲笑话”,满口山东话,让人备感亲切。1937年出生于山东巨野的姜淑梅,虽历经人生艰难,但乡音不改。1960年,她跑“盲流”在黑龙江落脚,成了“山东东北人”。

“那时候吃的苦哟,”姜淑梅念叨,“哪一种野菜的根没吃过?”在老家巨野的时候经历了解放巨野的战役,在淄川的时候赶上淄川的解放,在济南又赶上了解放济南。炮火、饥荒,一辈子九死一生。

不说战争和饥荒了,就说在东北住过的房子。五间土平房,连门窗都没上,住了十几家人,“十几个出疹子的孩子,就剩下俺儿子,跟那些孩子比,他又瘦又小。这次疹子毒气很大,十多天以后疹子下去,他全身都像紫茄子皮,像个小黑鬼,后来脱去一层皮,才变得像孩子样了。可怜那12个孩子死得苦,要是当时有个家,有个暖瓶,哪怕啥都没有,家属宿舍有门窗,可能他们都能活到今天”。

等到儿女都长大了,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灾难再次降临。1996年,姜淑梅和老伴坐汽车回山东老家,路经秦皇岛时发生车祸,老伴当场死亡。悲伤和绝望中,姜淑梅选择了坚强。平静下来后,她跟女儿艾苓说:“俺想通了,你爹去世了,俺得好好活,俺还有六个孩子呢。俺整天难过,俺的孩子不是更难过吗?”

“我要是不写啊,这些故事就要失传了”

老伴去世后,姜淑梅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安眠药的剂量不断加码。大夫吓坏了,跟她说:“睡不着觉也不要吃了,再吃要出人命了。”

在女儿艾苓的鼓励下,1997年,60岁的姜淑梅终于开始学认字。一边认字一边看书,“喜欢看俺们山东老乡莫言的书,里边写的很多故事俺都很熟悉,还能让俺想起很多往事来”。有时候想想自己的一生,觉得很多故事值得写出来,姜淑梅就讲给女儿艾苓听,让她来写,“讲了一个她不写,讲了一个她还是不写,后来艾苓跟我说,娘你自己写吧。我一个文盲,字才认得这么些,怎么写得出来”?

在女儿不断鼓励下,2012年,75岁的姜淑梅终于开始提笔写作,“一个小本,一块橡皮,写了擦,擦了写,写了三天,俺就不写了。太难了。要不是艾苓一直鼓励我,我就真的不写了”。

女儿的鼓励终于让姜淑梅坚持了下来,“写了二十来天,还写上瘾了呢,写东西比打麻将还好。还能看看我这一辈子是怎么过来的”。就这样,每天除了睡觉的四个小时,“剩下的时间一点儿也不浪费,都用来写作了”。

第一篇文章,姜淑梅写了一万多字,女儿把文章贴在博客上,有一个河南的读者建议说可以投稿试试,把稿子投给北京的《读库》后,“没想到真的发表了。还得了三千块钱稿费。哎呀,那一天我真是特别的高兴,一晚上都没睡着觉。我就想啊,你说我一个文盲,还能发表文章!我做到了。我要是不写啊,这些故事就要失传了”。

10个月以后,姜淑梅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

秘密隐藏在“上货”中

姜淑梅的写作,确实凸显了民间写作的价值:在文学意义上,抛弃所有所谓技巧、修辞,以“我手写我心”的质朴、真诚,以历经劫难后的平淡、冷静,直抵人心;在历史意义上,这种浸透着个体经验的生命叙事,极大填补了“成王败寇”的官修史书,让普通百姓真正参与到“历史”叙述之中。

尤为难得的是,与不少民间写作的“一本书”现象不同,在写完自己和家族经历的第一本《穷时候,乱时候》之后,姜淑梅几乎以每年一本的速度,连续推出《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俺男人》。那么,在写完了自己的人生和家族故事之后,姜淑梅的写作题材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秘密隐藏在“上货”中。

“有文化的记者、作家,叫采访、采风,我没文化,不叫采访,叫‘上货’。我的第一本书,都是在我脑子里的东西,后几本书,都是我‘上货’上来的。好的货我要,不好的不要。我要的是世上少有的、感人的、奇奇怪怪的事。”姜淑梅觉得,她去“上货”,就是去“打捞那些正在消失的故事”。

“上货”的地方很多。比如菏泽,就在街上,有人跟姜淑梅讲了很多故事,但姜淑梅觉得“货不好”,没法用,“俺们山东人可真是热心哩,他又开着车拉着我去别人家里找’货源’”。“火车是个’上货’的好地方,”姜淑梅说,“每次上了火车我就会左看看右瞅瞅,瞅谁脸上有故事。我看人还是挺准呐,等挑好了人,我都会先上去跟人家说,你长得可真聪明!然后跟人家讲我的故事,人家也就开始讲他的故事了。”

很多故事都很精彩,比如“山东蒙古人”游福良。“游福良老家是山东省定陶县游集的,俺坐火车回老家,他跟老伴也回老家。俺一眼看出他有故事,一拉真拉出故事来。他爹叫游登臣,老家日子不好过,十几岁跟屯子里的人下关外,大庆、伊春都待过,哪儿都不好混。大庆荒草齐腰深,连个房子都没有,十几户人家挖地窨子住下,开荒种地,就是一个新村。那年秋天,老张家小闺女坐在门口玩,她娘在地窨子里边做饭。一只狼叼起孩子的腿就跑,多亏他爹看见,拿着洋叉骑上马撵半天,狼才把孩子放下了。打那以后两家越走越近。”

“写作以后,天变短了”

最新出版的这本《拍手为歌》,是姜淑梅收集整理的一部鲁西南老民谣集,也是她的第一本画集。为了让老民谣更为具象,姜淑梅又自学绘画,将从前的游戏、人物和生活场景,用她独有的绘画风格,一一呈现。

80岁开始学画画,难吗?很难。但和学写作一样,姜淑梅坚持了下来。“刚开始想去老年大学学画画,但人家不收,嫌俺年纪太大,后来俺就觉得,俺的手、俺的身体都是俺的老师,它们会教俺怎么画。有人问俺:你画的是什么画呀?国画,还是油画?俺就说俺什么也不懂,就是瞎画,不过俺画的内容肯定是鲁西南风俗画。俺画画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画插画,这个目标已经在这本书里实现了,第二个是参加画展,成为画家,俺觉得俺90岁之前指定能成为画家,因为俺肯动脑筋。”

姜淑梅说,如今她又开始学书法,“一辈子要是能当上三个‘家’就好了,作家、画家、书法家”。

回想起自己写作至今的经历,姜淑梅特别有感触,“还没写作那会儿,我就是坐吃等死,现在我有奔头了,活得特别高兴,我天天三点半起床,从来不懒洋洋躺着浪费时间,整天写作、画画、写书法,人到老了得想着活得健康,活出个样子来”。

新闻推荐

让菏泽文化魅力绽放 第八届山东文博会菏泽展区侧记

9月19日,以“壮丽七十年盛世文博汇”为主题的第八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济南举办,活动当日展会现场人气火爆。菏泽展...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听“传奇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