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菏泽 今日曹县 今日单县 今日定陶 今日成武 今日巨野 今日郓城 今日鄄城 今日东明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今日巨野 > 正文

老街幽幽 岁月悠悠 千年古街升平街

来源:泰安日报 2020-04-10 09:39   https://www.yybnet.net/

升平街是老泰城的一条千年古街。其初,可追溯至泰山庙(岱庙)的设置。岱庙,“秦既作畴,汉亦起宫。”(宋杨亿《大宋天贶殿碑》)此街居于岱庙前,是各方信众进城拜庙的必经之路。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朝廷宣赐冥福禅院产业地土的《冥福院地土牒碑》中有载:“(禅院)在岳庙东,其地南至街、北至马司徒,东至姜二郎李子园为隔,东南至槐树,东北至张中舍。”“南至街”或指此街。(资福寺街先寺后街,因寺而设,又毗邻寺庙,应非所指)

宋时,此街称御街,为宋真宗东封泰山时警跸之地。明嘉靖年间,济南通判王云兴奉檄修筑城池,易土以石,重定四门。再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知县汤任奉旨重修,改四门名:东迎暄、西岳晏、南泰安、北仰圣。

伴随着城市发展,此街拓展延伸,功能日渐完善。关于“升平”街名时间难考,疑为明代以后。《泰山区地名志》(1995年)载:“逢元宵灯会,盛况冠于附近州县,‘升平’源此。”升平即太平,寓意国泰民安,祥和升平,以吉祥嘉言命名,寄托了人们美好意愿。

升平街是旧时城内唯一一条横贯泰城的主街、官街。其东至迎暄门(N36°11′30″;E117°7′52″),俗称东城门,外接迎暄街;西至岳晏门(N36°11′27″;E117°7′23″),俗称西城门,外与大关街相接;路南与南顺城街(东城门内南)、振文街、卧虎街、卧龙街、东施家胡同、西施家胡同、通天街、运舟街、南顺城街(西城门内南)等相接;路北与运粮街、东迎翠街、东太尉街、西太尉街、西迎翠街、北顺城街(西城门内北)等相接,长约800米。因其长,又以遥参亭为界,分为东升平街、西升平街。

最值得一提的是,升平街上分布的古建名胜。

街东首北侧是泰安文庙。文庙又称宣圣庙(宋、金),因庙、学一体,又称庙学、儒学、学宫、州学(泰安州时期)、府学(泰安府时期)等,亦有以孔庙、孔子庙称者,是旧时祭祀、教化、肄业共之的重要场所。乾隆二十五年《泰安府志·卷九·学校志》云:“泰安府儒学,在府治东,本泰安州学。”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城池》云:“文庙,在治东门内。”其位置,在今泰山区委、区政府及机关宿舍一带。“东汉而后,学与庙俱有以也。”(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庙学》)

据史书载,泰安文庙至迟创建于宋开宝初年(968年)。之后历代屡建屡修,洋洋大观,殿阁堂庑百余楹,俨然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根据旧志及今人文献,其格局大致可归纳如下。

整个建筑群坐北向南,分左、中、右三部分。中为主体,两侧为附设。三部分自南向北又各具若干院落。中部各院分别有门与东、西部各院相通。

中部:南为照壁(屏墙),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沿升平街设,上嵌“太和元气”石刻。东、西各设一坊,东曰“德配天地”坊,西曰“道冠古今”坊。四周缭以周垣。坊外各有下马碑一。向北为棂星门,三间。再北入前院。前院东南有斋宿更衣之所。院中有泮池,上建泮池桥,三桥并列。桥西为碑林,历代碑刻,多立于此。泮桥西北有井,名曰驱狼井。院正北为戟门,又名大成门,是前院主体建筑。戟门面阔五楹,门前两侧立有宋《大观御书圣作碑》、乾隆二十年(1755年)《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金《重修宣圣庙记碑》等。过戟门入中院。这里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所在,建有祭祀孔圣人的大成殿,又名至圣殿,面阔五间,形制巍峨,气度恢廓,为最高规格的庑殿式建筑。殿前有露台,台前有甬道,两旁列康熙御制《孔子四配赞碑》二。院东、西两庑(廊房)各有七间。再北入后院。院中有明伦堂,三间。堂上列清顺治九年(1652年)颁行卧碑,左右列科贡题名。堂门外有指南碑。堂阶下有明《科贡题名碑》二:王华《岁贡题名记》、杨守阯《进士题名记》,明成化年间知州胡瑄立。东、西斋房各五间。迤东有义礼门,前为义路、礼门坊。明伦堂后,旧有明代敬一亭,后改尊经阁,至清代已无迹可寻。其址或为射圃亭,三间。明伦堂北左(东北)为崇圣祠(祭祀孔子祖先五代的祠庙),原在大成殿西南,后改建于此。

东部:前有文昌阁宫。宫北为奎文阁(在义路、礼门坊东、文昌阁宫院内)。再北为书舍院。

西部:前有节烈祠、节孝祠(旧在学宫西,清时移建于此)。北有忠义孝弟祠(亦称忠义祠,旧在奎文阁南,清代移建于此)。再北为名宦祠(旧在明伦堂东,后移建于明伦堂西)。名宦祠西为乡贤祠(旧在明伦堂西,后移建名宦祠西)。二祠前有《篑为山碑》。

文庙前原有社学,明万历年间知州任宏烈捐建。堂五楹,东西厦房各三,门楼一座,额曰“聚星堂”,至民国已久废不可考。

“庙以事神,学以教人。”“自清季停科举、兴学堂,于是庙与学分,使人人各自发展其思想,不复使出于一之旧规矣。”(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庙学》)今岱庙仍存有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重修宣圣庙记碑》(原在文庙泮桥西,1973年移置岱庙),元至正九年(1349年)《创塑州学七十子记碑》(原在文庙泮桥西,1972年移置岱庙),宋大观元年(1107年)《大观圣作之碑》(原在文庙泮桥西,1974年移置岱庙),明弘治七年(1494年)《泰安州重修庙学记碑》(原在文庙,后移置岱庙),作为那段“郁郁乎文哉”的历史见证。

文庙西即府署。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泰安军为泰安州,设州署于此,为府署前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州为府,改设府署于此。其面积“地周一十六亩四分有奇。”(《泰安府志》)南起有照屏、大门、仪门、土地祠(仪门东)、戒石亭、大堂、六曹史舍及班房、箭亭等。再北为二堂。堂东有仓库、官厅,堂西有柬房、承发房等。再北为三堂。东、西为书舍,东南为庖厨;堂后为寝室;寝室东、西为厢房;寝室后有楼,附以厅、房等。署内偏东为经历司署。署内偏西为司狱署。府署在民国间被弃用拍卖,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改作泰安县人民体育运动场,1961年起改建为泰安县机关大院,今为泰山区委、区政府驻地。

府署西则有侯公祠、赵公祠、城隍庙诸旧址。

侯公祠建于明万历(1572年至1620年)至天启(1621至1627年)年间,内祀明州守侯应瑜。应瑜,字佩之,河南杞县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至天启三年(1623年)任泰安知州,史称良吏。其任间,“心切民瘼,改漕米民解为官解。凡差役不以纤毫累里甲。设养济院,务使孤贫得所。每躬阅郊原,劝栽树垦田,力不能者给以牛种。尤加意学校,重修文庙、三贤祠,创建和圣祠,捐俸置田九十亩以养寒畯。”(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六·政教志》)明天启二年(1622年),刘三才在泰山响应巨野徐鸿儒发动的白莲教起义,应瑜派兵予以镇压。

赵公祠位于侯公祠北,创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至1661年),祀郡人侍御赵弘文。赵弘文,字东渊,号朴庵,泰安州谷家庄(今岱岳区范镇谷家庄)人,官至广东道御史,为明、清之际泰安名士。李自成大顺军占据泰城时,赵氏曾密谋变乱,联合高桂等人杀死大顺军防御史及其部将10余人。随后被捕,在押解途中李自成兵败,弘文侥幸得以脱身返回故里。清顺治二年(1645),应诏出仕,先任广东道御史,后改巡按苏松等处治海综核将领。任间,刚直不阿,颇有清名。后因调降辞归故里,居住在泰城梅花馆(老县衙西南全福街),终日以诗文自娱,著有《光碧书稿》《蒙难纪略》等。康熙十二年(1673)卒,葬于祝山之阳,今墓址尚存。

城隍庙位于侯公祠西,今军分区教导队院址,约创建于唐,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重修,邑人李汝桂为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拓建,知县程志隆为记。时有大殿、寝殿、两庑、露台、戏楼、斋堂、道院等。据清《会典》,各府、州、县建城隍庙,令有司岁时致祭。民国间祀废黜,改作和圣小学。城隍是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神祇,发端于《礼记》中水庸神。水庸即沟渠,古代城邑多有护城河,故城隍先以城市保护神的名义出现,后职能不断强化,对于治安、旱涝、凶吉、功名甚至冥事等均能定夺。明代敕令各级官员赴任时,要在城隍庙前宣誓,有的甚至要宿于庙内,于夜深人静之时,聆听神之教谕。官惧城隍神,城隍庙便成为老百姓心中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地方,且多诡谲之事。明邑人宋焘《泰山纪事·人集》有“城隍灵异”纪事,且云:“郡城隍祠最灵显,祠旁居民常于夜半闻拷讯之声。”着实让人悚然。

城隍庙大殿东原有昭忠祠,创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内祀同年出师川陕等处的阵亡将士,至民国已圮。

再西为二公祠。位于升平街北,东迎翠街、东太尉街之间。祠内同祀济南同知翟涛、青州同知王简二公。“同知”为知府的副职,二人以副职得以立祠享祀,很为罕见。旧志云其“以佐职权,政能遗甘棠之爱,为可贵矣”。王简曾总督泰山香税,民众得其实惠。翟涛曾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起受巡抚朱衡委派重修东岳庙、酆都庙,创建岱宗坊并山上石坊。李钦《重修酆都庙记》中记此盛事:“庙西登岳之路,复建岱宗坊三楹。自此以至岳顶,地方凡八,又皆立坊以表其名,而各揭联以壮其景,金碧煌伟,映照山河,由是泰山之伟观愈益增矣。”泰山入口处“登高必自”碑即出自翟氏。然其亦有一事有损光彩。岱顶大观峰唐摩崖东原有宋摩崖碑,上原有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御制功德铭》,翟氏在其上大书“德星岩”,将其镵(chán)毁,为历代诟病。今祠址辟为公园。

再西为遥参亭,其前为双龙池,其北即岱庙,与南面的通天街共处一条轴线上。

遥参亭西为朱公祠。创建于清康熙年间,祀州守朱麟兆。麟兆,字石安,盛京人,清康熙十年(1671年)任泰安州知州。其任间多惠政,且廉洁严正,人不敢干以私,时有“包龙图”之誉。离任后,泰安士民建祠祀之。后祠颓圮,移奉于徐公祠内,遗址由商民租赁。1957年改建为泰山影院,今为商铺。

朱公祠西为徐公书院,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初为徐公祠,祀州守徐肇显,徐公固辞,遂改为徐公书院。有邑人赵国麟《徐公书院记》。肇显,字宜菴,山阴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知泰安州。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六·政教志》云其“多惠政,尤留心学校,设义塾以训良秀,贫士辄捐俸给之。”在任期间,兴利除弊,深得民心。

再西已至升平街西首西城门。城门内设甕(wèng)城,即依城墙修建的半圆形护门小城,也可视为城墙一部分,为旧城防御设施之一。

甕城内有包公祠,又称三公祠。始建不详,祀宋孝萧公包拯(旧志云其曾为奉符令,政声卓著)。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建,增祀傅镇邦(清顺治年间知州)、张迎芳(清康熙年间知州)。民国间又置贪官冯汝骥铁像于祠外。

冯汝骥,河南人,民国三年(1914年)起在泰安任县知事(县长),期间贪婪成性、敛占民财、刮地三尺,搜刮民脂不计其数,仅税契(又称验契,百姓民国以前的房产、土地等契约,需重新报官府验讫,方为合法凭证)一项便贪污“四五十万金”,被民众称作“刮皮县长”。时有民谣:“冯汝骥,坐泰安,土地加税房扣捐。”又传:“冯汝骥他娘咽了气儿,老百姓都送吊丧费儿。”可见民愤之大、民恨之切。时有名士葛延瑛(肥城人,清末举人,民国《重修泰安县志》监修,时任山东省参议员,后曾任泰安县财政处长)挺身而出,先是联合众乡绅向省对其弹劾无效,又只身赴京举报,使冯终以褫(chǐ)职(革去官职)。可见泰安民众不畏强权、鞭挞邪恶、众志成城的正义民风。冯氏去后,由绅士王衡斋倡议,泰安民众自动集资,每人出钱一文,为冯氏铸铁像以述其罪。此铁像高约120厘米,腿跪地,手高举,各托一只元宝,全身上下铸有金钱花纹,喻其贪婪。此像于民国六年(1917年)先置于双龙池前,面向通天街。时新任县令曹光楷(冯氏老乡)怒逮王衡斋,致使王气急而死,并命人将铁像埋于地下。民国十二年(1923年),铁像被民众掘出复立原处。后来据说是冯汝骥本人又出面雇人将铁像偷埋于地下。民国十七年(1928年),两次被民众掘出立于原处。民国二十年(1931年),经士民公议,置铁像于包公祠前,一廉一贪,以警世人。其右则是晚清知县何毓福的德政碑(何氏任泰安知县间,公正廉明,生擒太监安德海,民众于此树碑以颂其名)。时赵正印(字新儒,泰安名士)撰联曰:“这里是包老祠堂,愿我贤长官,后来者与古人齐美;门前即秦桧铁像,劝他害民贼,何苦在无佛处称尊。”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解放泰城之役打响,战火后铁像又不知所踪。一说炸西城门时翻埋于地下;一说铁像卧埋于包公祠瓦砾中,后被人砸成铁块,卖给了许家铸铁厂。今岱庙仍存有民国二十年(1931年)赵新儒撰、韩玉田书《冯汝骥铁像记碑》。

旧时的升平街还有不少石牌坊。除今天还能见到的遥参亭坊,在街西首原有明萧大亨进士坊、萧大亨恩褒坊,街道东段府署前原有明孝廉举人吴僖科第坊,街东首文庙前原有文庙坊等,民国间均废。牌坊也称牌楼,既可跨街而立,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也可立于宫观寺庙前,彰显地名属性等,为古泰城的一大建筑特色。

升平街西首今貌。

西

升平街

泰安文庙图。(宋宝绪绘)

□顾川泰山

迎暄门

人在岁月中慢慢变老,城在发展中日渐年轻,老城的味道渐行渐远,心中的眷恋与日俱增。让我们一起品读老城老街历史,留住老城的根,留住老城的魂。

1907年,泰安府,文庙。(法国文学家沙畹拍摄)

▲大观圣作之碑。

新闻推荐

种植羊肚菌 致富乡里人

3月17日,巨野县万丰镇曾庄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里,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几名农家妇女戴着口罩忙着打理这些...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老街幽幽 岁月悠悠 千年古街升平街)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