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 力)暑期接近尾声,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教材辅导丛书、试题答卷等教辅材料再度热销起来,学生文具用品及电子产品的销量也迅速增长,市场掀起又一轮学生消费热潮。
8月26日,记者在菏泽步行街二楼、夹斜路等图书市场看到,中小学的各类辅导书占满了各家书店的货架和通道,三五成群的中小学生穿梭其中。“马上就要开学了,我专门抽出半天时间陪女儿来书店,购买合适的辅导书。”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菏泽不少书店出售的教辅书都在打折出售,一般是八折,但打折后的价格仍然不菲,她和女儿购买了三本辅导书和两册试卷,打八折后为136元。王女士坦言,这只是辅导书一项开支,再加上文具、眼镜和衣服等,总花费超过1000元。
在市八一路一家眼镜老店,李先生带着刚上初二的儿子,买下了价格为400元的眼镜,“进入初二,孩子压力大,学习也很辛苦,视力比上学期又下降了,不得不配眼镜。为更好地保护视力,就买了较贵的视力矫正眼镜。”
市夹斜路一家文具店的老板说,每学期开学前都是客流量最多、生意好的时候,一上午可以卖出去二十几个书包。附近一家书店的负责人表示,开学季期间辅导书的销量较平日提高了两倍,购书人群主要是即将入学的中小学生,销售产品主要是辅导书,尤其是语文、数学等主课的辅导书,课外读物较少,人均购书消费100至200元之间。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家长给孩子置办的学习用品过于昂贵,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孩子会产生优越感,增加对家长的依赖心理,进而淡化学习动力。此外,条件一般的家庭要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德行和学业的成败不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好坏。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些励志故事,同时让孩子不要回避其他孩子的优越,但要说清那种做法不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赵德高)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管理处获悉,为保护学员和驾校的合法权益,《菏泽市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投诉处理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并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学员如果认为自己的合法...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