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武 霈
自今年8月份万达广场确定落户菏泽后,其规划建设区域便掀起了一阵“购房热”:这边洽谈工作刚刚尘埃落定,周边与“万达”距离关系相对密切的楼盘已经是门庭若市,其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房价每平方米上涨三四百元,不到一个月成交近百套。一时间,万达广场的到来让附近的楼盘成为炙手“新贵”。
“万达”成为最佳卖点
8月11日,本报微信公众号以《定了!菏泽万达广场建在这》为题报道了万达广场即将落户菏泽一事,不仅让“牡丹晚报”微信公众号高居当日全国纸媒阅读量前十排行榜,更一举引爆了当日的朋友圈。当不少人在茶余饭后讨论“万达”落户菏泽后的影响时,周边的楼盘已经开始运用“万达效应”作为最佳卖点了。“万达来了,华侨城火了,客户到访破百,单日成交23套。”华侨城率先出招,抓住了看房团的眼球。
昨天上午,牡丹晚报记者来到华侨城售楼处,该楼盘与万达广场规划用地仅一路之隔,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纵然“万达落户菏泽”的消息出炉已经过了二十余天,消费者前来看房买房的余热仍未散去,在销售人员的带领下挑房、看户型的是络绎不绝。
据华侨城营销总监赵玉斌介绍,自8月11日“万达落户菏泽”的新闻报道后,他们便及时抓住了这一宣传点,将自身的区位优势展示出去,同时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三天内前来看房的消费者突破100人,四天内成交量就突破了60套。
“时下,万达、王健林成为社交媒体的宠儿,很容易就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就像昨天王健林的一段话,‘想要成功要先制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赚一个亿\’,这段话在朋友圈被刷屏了。与此类似,关于万达的消息也十分引人注目。华侨城与万达一路之隔,区位的优势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销售自然就火热起来了。”赵玉斌分析道,“目前,华侨城成交了97套商品房,这仅仅是二十几天的成绩,与往常每月三四十的成交量相比,翻了不止一番。”
与华侨城直接以“万达落户菏泽”的营销技巧不同,中达御园售楼处没有做出具体的以“万达”为卖点的标语,但同样是吸纳了不少看房者。“今年8月份,随着万达落户、赵王河上游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出炉,这一系列的新闻如同是刺激长江路、赵王河附近楼盘的利好政策,我们不需要主动营销,关注菏泽本土新闻的消费者就会被吸引而来。”中达御园销售经理张娜说。
据张娜介绍,中达御园近期销售同样火爆,七八月份平均每月成交量在70套以上。“不仅如此,我们正在建设的中达大厦写字楼在销售上也有明显提升趋势,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包括一些企业前来预订,已有60%的商铺被预订。”张娜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
“万达”让附近楼盘成“新贵”,消费者的青睐自然也会让价格水涨船高,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随着万达落户这剂“强心针”注射后,附近楼盘的价格都或多或少进行了微调,均有不同幅度上涨的趋势。
“8月份之前,华侨城的均价在4600-4700元左右,现在涨到了4900元,部分楼层涨到了5000元以上。”赵玉斌说,“万达的到来给附近楼盘一次机遇,有万达的地方就是城市中心,在某一方面,较大程度提升了区位优势,无形中刺激了供需关系。”
与其相似,中达御园的价格在8月14日进行上调,由均价5200元涨到了5300元。不仅如此,据介绍,9月1日,该楼盘的价格将继续上涨,届时均价为5500元。
“因为七八月份销售火爆,我们的销售人员将近40天没有放过假,因为销售人员的工资是和业绩挂钩,楼市旺,销售人员都不舍得休息,430套商品房现在已不足30套。”张娜说,“我们一位项目经理本打算自己买一套的,因为销售火爆,最终只买了一套顶层阁楼。”
“热销”——背后有变化
无论是在华侨城售楼处,还是在中达御园售楼处,牡丹晚报记者发现,前来看房的购房者中,原本作为购房主力军的二三十岁的“刚需人群”寥寥无几,多数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据赵玉斌介绍,随着“万达效应”的促热,购房人群有了明显变化,刚需明显减少,投资、理财、计划房屋升值的投资者增多。“首先,七八月不是传统的销售旺季,一般刚需群体因为婚姻需要会在九月、十月看房,这是刚需人群减少的原因。更多人是看中了它与万达的紧密联系,升值的潜力,而这些人不一定是首套房,多是已经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年人。”赵玉斌说。
“万达要来了,而且机场高铁都在城区南边,以后这里就是城市中心,在这里买房只会升值不会贬值的。”一位看房者说。
除了在年龄上有变化外,在购买方式上也有不同。据中达御园销售人员介绍,最近销售的商品房90%以上都是以公积金贷款的模式销售的,与之前的商业贷款购房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购房者有稳定的工作,且福利待遇不差,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往常,一般看房的多是五六十岁的父母带着二十多岁的孩子,年轻人刚上班,公积金的额度不足以贷款,一般都是商贷,现在的购房者都是有一定事业、工作基础的中年人,理财性、目的性更强一些,不再是刚需群体。”张娜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