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邵建国)8月23日,市解放南街一建筑工地的泥浆流到了市政雨水管网和非机动车道路面上,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发现后,已责令该工地采取措施。
8月23日10时30分许,牡丹晚报记者在市解放南街一路段看到,东侧的非机动车道路面上布满了大量黄色泥浆,附近一位居民正在用木板将这些水往下水道中刮(上图),但由于泥浆太稠,流速较慢。牡丹晚报记者注意到,泥浆虽然越来越少,但泥巴留在了路面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通行和市容市貌。
采访中,牡丹晚报记者发现,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市政设施巡查所所长金振中带领工作人员已在现场展开调查处理,要求该工地相关负责人立即采取措施,将路面上的泥浆清理干净,并要求其今后不能再往外随意排放泥浆,否则将予以严惩。他告诉牡丹晚报记者,该工地涉嫌将井点降水产生的泥浆排放到雨水管网和路面上,堵塞破坏了管网,影响了市容和市民通行。
金振中介绍,城区内一些建筑工地在施工时,为了省事、省钱,不对井点降水产生的泥浆进行过滤等处理措施,而是直接排到市政管网中,造成大量泥沙在管网中沉淀、板结,直至严重堵塞,一下雨就出现排水不畅甚至水淹现象。
他还说,根据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种种破坏市政管网的行为,都是明确禁止的。违反者由城镇排水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定数额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虽有法可依,金振中却深表无奈:“我们没有执法权,不少情况下只能对违规排水单位和个人采取劝说整改的方式,很难采取强制措施,由此一些排水单位和个人我行我素。希望菏泽市尽快出台具体管理办法,明确城镇管网设施的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与保护、法律责任等。”
“市民如发现排放污水行为,可拨打电话12319和牡丹晚报热线举报。”在此,金振中希望通过牡丹晚报呼吁相关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对排出的污水进行预处理,共同爱护城市管网设施,以免被堵塞。
泥浆太“任性”,主干道上“撒野”
市政部门已责令工地采取措施处理;市民如发现类似行为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