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016年8月2日报道的《舒欣物业:菏泽小区物管的一面旗帜》,赢得众多小区业主拍手叫好。他们或给本报编辑部,或给采编人员,或给舒欣物业,或给上级领导打电话,甚至冒着酷暑亲自前往——
“我们要给舒欣物业点赞!”
“我们先甭吱声,甭找物业人员,先进小区看一看,问一问,是不是与报纸上报道的一样!”
近日,一前一后两辆轿车停在了市句阳路亨达小区大门外的广场上,三男两女五位老人下车后,走进小区,一口气看了23栋楼中其中八个,再和新闻报道一一对照,发现小区上上下下、内内外外、干净整洁得竟然比记者写得还要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五位老同志,是来自牡丹区东城办事处附近一个老小区的李伯章、和晓荣;西子佳苑的王海;学府苑的楚宪德、郝炳环。他们是看了2016年8月2日牡丹晚报《舒欣物业:菏泽小区物管的一面旗帜》这篇报道之后,被舒欣物业视业主为亲人,业主的大事小事都时刻放在心头,不办好、不办完就不罢休的极端负责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有的给牡丹晚报、有的给市住建局、有的直接给舒欣物业公司打电话,甚至亲自前往给予一致点赞。
在亨达小区物业办公室,李伯章说:“我订了一份牡丹晚报,看了舒欣物业的报道后,眼前一亮:舒欣物业能服务到这个程度,应该说是当年的老八路作风又回来了。我马上给牡丹晚报打电话,为其刊发这篇报道点赞。我还找到市住建局物业科,为他们能培养出这个典型、这面旗帜点赞。热血沸腾之后,我又想,万一点赞错了咋办?舒欣物业的实际工作和报纸上报道的是不是完全一样?于是,我与几位朋友相约,来舒欣物业管理的亨达小区看看。这一看,心里就踏实了。”
交谈间,闻讯赶来的舒欣物业总经理彭春雨诚恳地说:“诸位不畏炎热前来,是对舒欣物业的最大支持和鞭策。我们的工作差距还不少,请大家不要光点赞,还要通过实地查看,多指出缺点和不足,我们一一改进,力求把工作做得再好一点……”
当日下午4时,记者又接到李伯章的电话:“经过明察暗访,我们一致认为舒欣物业这个正能量要继续弘扬,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还打算组织更多的人前往参观,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将舒欣物业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广开来,有旗帜了,有榜样了,就要举起来,学起来!”记者 陈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