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记者 孟欣)8月31日,高中学生牟雪莹在菏泽汽车总站候车室内遇到了一件 “天降馅饼”的好事,花200元买到了价值4000多元的“和田暖玉”。兴奋之下的她回家后迫不及待地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好运气”,但感觉不对劲的家人起了疑心,前往事发地点要求对方退货还钱,可惜未能如愿。最后,在菏泽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商家将钱退还给了牟雪莹家人。
“妹妹现在已经去学校了,家人虽然没有过多责备她,但这件事依旧对她打击很大。”牟雪莹的姐姐牟慧丽告诉记者,牟雪莹在候车室内等车,一位穿工装的年轻女子拿一叠小单子前来搭讪,说他们店里正在举行“庆祝开店5周年”活动,可免费刮一次奖券,牟雪莹想反正不花钱,就拿了一张刮开,谁知竟中了一等奖:可在店内随便选购一款玉石商品,且只需付出一折的钱款。
刚开始,牟雪莹并没有被“好运”冲昏头脑,但在旁边几人的煽动和怂恿下,就来到该店并被“忽悠”花200元买了一件标价4000多元的玉石挂件。“我们一听就觉得不可能,又请多家玉石店老板鉴定,发现妹妹买的‘宝贝\’根本就是普通的石头。于是,我父亲就去那家店理论,但商家拒绝退货。我们无奈之下拨打了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在他们的协助下,商家才给退了钱。”牟慧丽说。
9月1日14时许,记者前往事发玉石店,却发现该店已经暂时歇业。之后记者来到菏泽市汽车总站,但未发现此类事情发生。“他们很警觉的,一般选择青少年、老年人或外地务工者,反正我是见到了不下5人被他们忽悠过,但成功跟他们走的才两个。这帮人太可恶了,灵活性又强,查也不好查啊。”经常坐车出差的刘斌文告诉记者。当日15时许,记者又来到菏泽汽车西站,发现一名疑似从事此类事情的女子。记者随即装作旅客意图引起她的注意,但她看过记者几眼后转身离去,此后记者再也没有见到该名女子的身影。
“近期,市消协接到好几起类似举报投诉电话,这伙人大多蹲守在车站附近伺机寻找目标,他们身边一般还有两个人负责放哨和起哄,牟雪莹只是消协处理的一起案例。”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牛建峰表示,这些人之所以将地点选在车站,主要是抓住了接触人群急着外出,即使事后发现不对劲,也不易及时回来追究的特点。此外,玉石商品本身就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价格,消费者维权要花费巨额的鉴定费用,这也是解决此类纠纷时遇到的另一大障碍。
牛建峰提醒消费者,玉石无价,价格相差很大,消费者必须谨慎对待。同时,遇到此类抽奖、刮奖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对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购物后记得索要、保留票据,出现纠纷及时拨打消费者维权电话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