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新闻 昭平新闻 钟山新闻 富川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贺州市 > 富川新闻 > 正文

幽幽岔山古道情

来源:贺州日报 2018-11-09 10:01   https://www.yybnet.net/

□罗金霞

年少时,心中曾怀着一个侠客梦。那时,满脑子都是古道斜阳下,西风里纵马、仗剑走天涯的想法。只是后来,生活的地方被钢筋水泥森林包围着,这种想法最终被消磨得一干二净。直到遇上岔山村,“古道斜阳下,西风里纵马”的感觉又油然而生。

岔山村,坐落在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北部,是秦汉时期从中原通过潇贺古道进入岭南的第一个入口,有着“入桂第一村”之称,与著名的秀水状元村相隔不远。村子始建于明代初期,兴盛于明代中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由孟、何、杨三个姓氏家族组成,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瑶族古村落。岔山得名的最初,传说是因为某日天降异石,把山峰砸开,分成两岔。

岔山村依山傍水,因山而有韵味,因水而有灵气。它紧紧地依偎着巍峨的岔山,傍着清澈的秀水,如一个养在深闺里端庄又不失灵秀的女子,古典雅致,独具风格,如梅,似竹,又像兰,遗世而独立。它是镶嵌在潇贺古道上的一颗明珠,它又是深谷里的一汪清泉,让每一个到过这儿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爱上它。

世间有一种缘分,叫作一见钟情,我与岔山的感情,也是如此。

犹记得与岔山村初相遇时,便被它的风景吸引住了。那是九月的一个午后,适逢微雨初歇。站在岔山村口眺望,一片水汽氤氲,眼光所到之处,是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古老的岔山顶上云雾缭绕,雨云欲坠,两个分岔若隐若现、欲露还遮、半带羞涩;红墙黛瓦、鳞次栉比的房子静静地蛰伏在它的脚下,错落有致地隐在树梢之间;几株老樟树枝繁叶茂,站立在村口,不时地随风洒落几点水珠,给村子平添了几分静谧、几分古老神秘;兴隆风雨桥下,流水潺潺,白鹭低飞……“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我想,用这样的古诗来形容岔山村一点不为过。

当然,岔山村所吸引我的,不单是它那优美的风景,更是因为它独特的气质——那深藏在村子里的岁月芳华。

在岔山村,只须穿过古老的关口,沿着斑驳的古道蜿蜒而行,走进村子深处,就仿如走进历史的深处;在岔山村,只须用鞋跟叩响古老的青石板,就仿佛叩醒了一个千年的旧梦。走进岔山村,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隧道里的感觉会瞬间袭来;一些被记忆剪碎的旧事,也随之纷至沓来。

岔山村古道是汉武帝时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对接通道。得古道交通之便,这里自古以来是岭南地区传习中原文化的先导地区。

岔山村中,不论是古道两旁,或是安放在村子深处那几条曲曲折折的深巷里,都是红砖黑瓦、飞檐翘角的明清建筑。古民居、古戏台、古庙、古祠堂、古风雨桥,一座座,一栋栋,矗立在光影里,静度流年。那些雕花的木门、镂空的窗户,透着一股古旧的气息,沉沦在一片落寞的静寂里。

遥想当年,这里应该也曾热闹过、也曾辉煌过。那年那月,南来北往的过客,有将军商贾,有贩夫走卒,有文人墨客,他们从远方走来这里,又从这里走向远方。那时,这里应是马蹄声声、驼铃阵阵,茶楼、酒肆、当铺、作坊满村林立。

在岔山村中缓缓行走,一些上了年代的物件,一一跃入眼帘。银饰、纺车、耕犁……这些虽然是一些古旧的东西,却让人心生感动,心生欢喜,让人感觉仿佛可以透过时光薄薄的帷幕,看见美丽的瑶家女儿,坐在镂空的幽窗里,对镜理云鬓,笑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看见慈祥的瑶家老奶奶,坐在古老的纺车前,一梭一梭地编织着生活的希望;看见朴实的瑶家小伙,扛着耕犁,赶着牛儿……

有人说,喜欢古旧物的人多是对岁月流逝的一种怀念,也是心态渐老的体现。可我对这些代表岁月悠长的深厚累积,这些让人可鉴赏的古旧件,会让我的内心感到安静与平和。这些古旧物虽不光鲜,却自有其朴实和持重的内涵。岔山村的人,也如这些古物一样,朴实、怀旧、感恩,乃至他们的食物,也是如此。

在岔山村中行走,时常会被这样的味道所吸引,那就是梭子粑粑的馅香味和浓郁的油茶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岔山村的人们,把对纺车的一腔热爱之情、对慈母织衣的感恩之情以及民族团结之情,全都寄托给了它——岔山梭子粑粑,一个有灵魂的小吃。

岔山村的人们,用他们的巧手,取南瓜、紫薯、糯米等食材做皮,黑芝麻、白糖、花生粉、豆角、胡萝卜、五花肉等食材做馅,做成紫、黄、白三种颜色梭子模样的糯米糍,名曰梭子粑粑。

岔山梭子粑粑最初的由来,是缘于岔山村的人们思乡念祖之情和感恩慈母织衣之情。据说,在古时,因为岔山风景优美,又是潇贺古道入桂第一入口,长路漫漫,这儿渐渐成为路人歇脚的驿站,更有人留恋此处美景,于是在这儿安营扎寨,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住着孟、何、杨三姓人家。因是随着古道搬迁而来,所以村内每逢节庆祭祀之日,三姓族人相约把各自家乡美食供奉庆典,以飨先祖,然而所拿来之物皆不能表达众人思乡念祖之情。一村中智者提议,以三族各家珍藏的精选之米,蒸熟后置于石槽冲化,三姓族人各推一精干青年,合力舂米成团,再经村中巧妇之手,包精细馅料,拢成梭子模样,一来体现三姓族人同村齐心,二来捏成梭子形状以表思母织衣之恩。

在岔山村,吃梭子粑粑必然配上瑶族的特色食物——油茶。两者相遇,相得益彰,终让人齿颊留香,不忍离去。

千年的古道,数百年的古村,幽幽地流淌着岁月的故事。这里,无论是古民居,还是梭子粑粑,抑或是油茶,它们都是潇贺古道文化的活字典,见证着昔日古村的繁华与沧桑。在离去时蓦然回首,宁静的岔山村在暮色的笼罩下,仿如一幅淡墨山水画,淡雅空灵,意境悠远。心里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其实这里也不适合纵马,那马蹄声会惊扰岔山村宁静的梦。这里只适合慢下脚步来,品一碗油茶,吃几个梭子粑粑,然后细细地去体会它所蕴含的古老韵味和千年的历史风霜。

新闻推荐

打造“脱贫孵化器” 市农投集团以党建领航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贺州市的农业龙头标杆企业和农村扶贫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市农投集团积极探索“党建+脱贫”新思路,打造“脱贫孵化器...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增强脱贫内生动力2018-10-09 09:06
评论:(幽幽岔山古道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