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骆坚忠通讯员邓凌
10年前,贺州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航运已将近枯竭,农村都是“泥水路”。谈起交通,贺州市民总会流露出一种自卑的情绪。
10年后,3条高速路已经通车,2条高速路在规划中;洛湛铁路已经通车,贵广高铁已经在建,柳韶铁路正在规划;贺州机场已在规划当中;贺江、桂江扩能工程将打造贺州“黄金水道”;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目标。一个涵盖海陆空的“五高三铁两江一机场”大交通格局在贺州初现端倪。
交通建设项目是资金密集投入型的项目,国家补助资金有限,需要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所占比例大。新兴的贺州市,财政底子薄弱,无法满足资金大量投入的交通项目建设需要。贺州如何破解难题,实现贺州市交通新辉煌呢?
“不等不靠,揽事找钱是贺州发展交通的成功尝试。”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领导如此评价。
10年来,贺州市各项交通规划与自治区“十一五”、“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相对接,为交通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自治区政府进行《广西地方高速公路网规划》编制和修编时,成功地将永贺高速公路、贺巴高速公路列入了广西地方高速公路网规划当中。同时,贺州市联合广西柳州,广东清远、韶关四市开展了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的前期工作研究,争取将柳韶铁路列入国家铁路网规划。
贺州市通过主动自筹资金开展前期工作,成功使广贺高速公路贺州段这条通往广东的主要通道提前三年开工建设并建成通车。在永贺高速公路贺州段成功争取列入《广西地方高速公路网规划》后,贺州市积极主动地通过招商引资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并顺利开工建设。这两个项目也是广西唯一由地级市政府自行组织、进行招商引资确定项目业主,采用BOT模式实施的项目。在路网项目方面,八步经黄姚到昭平二级公路、贺州至姑婆山公路、贺州火车站至西湾平桂工业基地一级公路等项目也是主动自筹资金开展前期工作才得以列入规划并实施。
2006年12月28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当天,贺州境内首条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平钟段正式通车,结束了贺州市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自那天开始,高速公路在贺州大地一点一点地向前延伸……建市10年间,桂梧高速、广贺高速、永贺高速、贺百高速、信梧高速这5条高速公路如五条“金”龙,它们对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0年来,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00.65亿元,是建国至2002年以来53年总和9.7463亿元的30.83倍,以贺州为中心,高速公路、铁路为主骨架,二级公路为干线,水陆联运、城乡衔接、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交通运输事业在贺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图为广贺高速公路贺州段三步梯大桥。本报记者覃秋零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毛姗姗文/图)11月27至29日,贺州市创建广西卫生城市迎来考核验收。为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连日来,贺州市开展市城区迎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各单位庭院及责任区工作人员...
贺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贺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