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新闻 昭平新闻 钟山新闻 富川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贺州市 > 贺州新闻 > 正文

新型工业化:挺起贺州跨越的脊梁

来源:贺州日报 2013-01-21 08:5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岸群

记忆中几年前的贺州市科隆粉体有限公司尽管在市内区内都颇有名气,但只是一家生产大众化通用粉体的民营企业,近日再次到这里走访,却让记者大感惊讶:车间是全套崭新的现代化流水生产线,几百平方米的空间里见不到丝毫粉尘飞扬,从原料到成品一切都在精密自动的生产线内完成。

提起企业发展的话题,公司企管部经理叶文军以略带自豪的语气说,现代工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近两年科隆公司依靠科技开拓新型工业化道路,陆续开发了20多个新产品,推出市场后,深得客户认可,特别是人造石专用粉的研发并投入生产,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新航向,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告诉记者,公司二期技改扩建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产值可达2.5亿元,实现新增税收2500万元。

科隆的创业历程,正折射出贺州工业崛起的影子。

熟悉贺州的人都知道,贺州建市刚10年,原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城市,工业不是很发达。而工业不发达,何谈城市发展!于是,近年来,贺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立市,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贺州这座新兴城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开始阔步前进。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壮大产业聚集

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培育和形成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群,走规模化发展工业的路子来推进工业化进程,是贺州市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两年前,兄弟路标公司所在的厂区,还是一片荒草地。而如今已具备了12条生产线。说起为什么选择在贺州投资创业,公司负责人何晓峰说:“贺州一脚踏三省(区),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大理石边角料原料充足,资源丰富,更可贵的是贺州政府极力倡导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与品牌所顺应的潮流。”他告诉记者,公司在投产不到两年时间内已创下产品销售税200多万元。

没有好梧桐,哪有凤来栖?提及打造工业园区,西湾(平桂)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欧阳贤清不无感慨地说:“为早日实现‘工业立贺、富民强市\’宏伟目标,可以说平桂管理区使出了浑身解数,下足力气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到去年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8900万元。正是有了这样大规模的投入,保障了工业项目建设的快速进展。”他告诉记者,到去年底,整个园区共有7个工业项目在建,其中新开工项目有投资1.5亿元的永恒塑料母粒及编织袋、投资3亿元的利升人造大理石、投资1.5亿元的祥龙人造大理石、投资1.6亿元的亚太粉体4个项目,续建和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有投资2.5亿元的兄弟路标涂料、投资0.7亿元的仁和粉体、投资1.3亿元的昭军粉体3个项目,项目共完成投资4.5亿元。

来自市工信委的信息也表明,过去一年贺州市工业区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预计全年全市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增加值80亿元,同比增长9%。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4.5亿元。

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构建产业发展平台是“十二五”期间贺州发展新型工业要推行的重要措施。市工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园区投资模式等方法,进一步完善八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推进各产业园区提质扩容,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力争园区产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70%以上。扎扎实实建设好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产值超百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产值超百亿元的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产值超百亿元(2020年600亿元)的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区。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做大工业经济总量

广西有色金属集团金源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稀土开发、采用离子型稀土矿进行高纯稀土分离及稀土新材料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今年预计实现销售产值4.5亿元,实现税收2300万元。为扩大规模,该公司通过多渠道融资进行技术改造,目前已开工建设6000吨/年的稀土新功能材料分离生产线和年产2000吨稀土永磁新功能材料生产线,预计明年6月全部完工。公司还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在国内上市的目标。

为实现工业经济快速腾飞,贺州市在工业发展上极力做好做活产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围绕自治区确定的“14+10”现代产业目标,结合贺州市实际,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时间换空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战略思维,以“转方式、调结构、上规模、促融合、提质量、增效益”为总体要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循环经济为着力点,按照“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发展路径,加快发展“6+3”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到2015年,电力、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冶金、电子信息和新材料6个产业产值超百亿元,食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3个产业产值超50亿元,(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具有贺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支撑工业经济增长

近年来,贺州市充分发挥投资在上规模、扩总量、优结构、促效益的主导作用,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要求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积极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形成项目建设“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的强劲拉动。着力抓好2013至2015年186个总投资843亿元的工业项目实施工作,推进前期工作项目按期完成,新开工项目按期开工,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竣工项目尽快达产达标。加快建设中铝规划产值103亿元的稀土产业链项目,中色钨系列产品技改项目,华桂纸业林浆纸一体化等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的实施带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依托大项目,推动大投入,实现大发展。

深入实施“东靠”战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贺州是广西“东大门”,毗邻粤港澳,实施“东靠战略”是贺州向先进生产力靠拢的重大举措,也是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清醒地意识到,要实现贺州工业新跨越,必须实施“东靠”战略,而且时不我待。抓住当前国内外新一轮产业转移、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挂牌和桂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利时机,以“贺州速度”快速与东部发达地区对接,尽全力把贺州打造成为面向粤港澳台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大力推动贺州市产业与发达地区的全面对接,重点落实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广东佛山、肇庆等城市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八步区与怀集县对接,加快推进“两广合作怀集—八步试验区”建设,打造面向粤港澳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抓住自治区支持国家级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全力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区域性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加快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高技术产业等承接转移。

新闻推荐

充分发挥贺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实现富民强桂的“广西梦”作出新贡献

本报南宁专电(记者刘新轩)1月23日下午,自治区主席马飚来到广西人民会堂贺州厅,与贺州市人大代表一起审议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贺州市要按照现在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型工业化:挺起贺州跨越的脊梁)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