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毛姗姗
通讯员蒋闰丽
严冬的贺州,寒气逼人,然而贺州市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心里却感受着浓浓的暖意。
昨天,冒着蒙蒙细雨,顶着逼人的寒气,贺州市各县(区、管理区)组成慰问小组,冒着严寒,走访探望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为他们带去油、米、棉衣、被褥等一批过冬御寒物资。
在平桂管理区黄田镇的浩洞村,该管理区妇联的领导先后慰问了留守老人郑秀英、孤儿李文才。
“老人家,最近天气寒冷,我们特地过来看看你。”管理区妇联的领导拉着老人的手,一同走进屋里。
80岁的郑秀英是平桂管理区黄田镇浩洞村的孤寡老人,老伴去世,女儿远嫁外地后,她的生活显得尤为艰难。接过油、米、棉被等慰问品后,郑秀英激动地述说着内心的感激。
“政府刚给我补了去年上半年330元的农村新农保,现在每月还可以领到55元,过年过节村里还送些油米过来,吃穿都没有问题。身体还可以,平时能干一些家务活,帮亲戚带带小孩。”尽管天气寒冷,老人的话却让窄小的屋子荡漾着阵阵暖意。
孤儿李文才的境况十分令人心疼,爷爷、父母在近年先后撒手人寰,目前住在用树皮当瓦的老房里。因为年纪小,生活无法自理,村委特地安排他住在浩洞小学里。当他接过管理区妇联领导送去的棉衣、大米、食油时,脸上写满了感激之情。
邹业海和妹妹邹端端是黄田新村人,刚上初一的邹业海因家境贫寒已辍学在家,父亲八年前因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后,他便与奶奶、妹妹相依为命,借住在亲戚家。兄妹俩领到新棉衣后,便迫不及待地穿上,双手不停地拉扯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端端很早之前就问我,什么时候能给她买过年的新衣服,但家里没有钱,我这个当奶奶的一直没有本事满足她这个愿望。”奶奶肖小妹看着穿上新棉衣的孙子、孙女,满心欢喜。
在鹅塘镇芦岗村,年过七旬的留守老人黄荣秀在收到慰问品后,抓住小组成员的手,哽咽地说:“很长时间没那么多人来看我们这两个老人家了,真的很感谢你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新轩)昨天上午,2013年贺州市、县处级“一把手”培训工程开班仪式和县处级“一把手”培训工程专题讲座(第二十九讲)在市传媒中心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贺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贺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