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骆坚忠毛姗姗)蛇年春节黄金周,贺州市旅游业迎来开门红。在刚刚过去的2月9日至15日春节假期,贺州市旅游掀起小高潮,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同比增长28.24%;旅游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42%。
今年贺州市姑婆山、温泉、玉石林与紫云仙境四大景区在春节强强联合,推出了“超值新春嘉年华”活动,为广大游客送上一份特制新年大礼。姑婆山庙会祈福、动物特技表演、美食工艺品一条街、昭平调马、黄姚汉魂……贺州市旅游内容日渐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行、游、住、食”等方面已悄然完成嬗变。
不难看出,经过建市十周年以来行业的积淀,2013年贺州市旅游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式吹响“集结号”。
“事实上,2013年正是贺州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今年,我们正式提出了把旅游业当成一个‘产业\’来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贺州市的特色产业。”市旅游局局长王西祺说道。
一组数据的对比就生动体现这一“节点”的来临:2012年姑婆山接待游客29.2万人次,与前年同比下降25.24%;而春节期间,姑婆山接待2.41万人次,同比翻了一番多。
“姑婆山作为贺州市的重要景区,从去年的低迷,到今年的开门红,印证着贺州市旅游业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启动复苏。”王西祺说。
同样,黄姚古镇景区在去年底扭转了亏损局面,“第一次赚到了钱”。在春节黄金周,黄姚古镇更是迎来了2013年首个旅游高峰期,总收入63万元,同比增长130%。
这一系列的转变和成绩是如何做到的?旅游交通建设的完善,景区建设及提升工程的突破,成为贺州市旅游业提速发展的奠基石。
“随着贺姑路在去年底的修通,景区景点、星级酒店等一系列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旅游投资的持续升温,我们的信心也来了!”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总经理林寿珣说道。不仅是姑婆山,全市各个景区都在春节期间加大力度,选择“大操大办”。“在之前打好的基础之上,我们才实现了春节的闪亮成绩。”
面对春节旅游的火热,旅游局市场科科长罗德远说:“今年贺州市旅游市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宣传促销为主线,推进和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的建设和品种的开发,更好地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2013年贺州市计划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20%和30%,这是一个“增量增效”的增长。
为实现这一目标,贺州市不断改善旅游业软、硬环境,以进一步催化贺州市旅游市场的行情“井喷”。
自打造“华南生态旅游名城”以来,贺州市旅游在硬件上,完成了高速公路与各景区道路的“双宿双飞”;姑婆山、黄姚景区在4A基础上,已经开展创建国家5A景区的前期工作;自维也纳大酒店、昭平大酒店、黄田商务迎宾酒店等提升为星级饭店,贺州市旅游星级饭店已达20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3家;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大桂山10亿元旅游开发项目核心区、莲塘客家文化生态村、贺州大酒店项目等旅游建设稳步推进;卧龙农业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枫木坪珍稀植物观光园、临贺故城自驾车营地、黄洞瑶族风情旅游等规划即将“新鲜出炉”。
在软件上,对外,邀请广州、肇庆、清远、桂林等与贺州市打造“华南五市山水休闲旅游”黄金专线;对内,举办了全市“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通过竞赛,全面提升贺州市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为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贺州酝酿着新的战略和任务要求。今年初,为加快贺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旅游部门提出了“富民兴旅”的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以旅游交通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景区之间的通达能力;加快发展特色旅游,实现旅游产品结合优化升级;不断推进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尽快完成建设华南生态旅游名城,实现富民兴旅的目标。
春节旅游的兴旺,昭示了贺州市旅游即将迎来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今年开始它将破蛹化蝶!
新闻推荐
昨日,贺州市政法系统在灵峰广场开展法制集中宣传活动。市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交警等部门向市民分发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难,提高广大市民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活动以“公正司法为人...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